第A07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旧居民楼大变样
95岁老太太 爱画画
动起来
斑马线上起纠纷
市第六届“明日之星”青少年书法作品展征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95岁老太太 爱画画

 

□本报记者 牛超

“活到老,学到老”,用这句话形容张秀云最合适不过。95岁的她没上过学,但每天都要画画、练字。“闲着也是闲着,总要找点事干吧。”她说。

张秀云随大女儿住在湛河区九里山街道飞行社区38号楼。“来了,坐……”昨天上午,老太太在家热情招待记者。她头发花白,个头不高,但精神矍铄,声音响亮。

“母亲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很好。”老人的大儿子、今年70岁的杨全胜说。

绣出好生活

张秀云老家在漯河市舞阳县,有一儿五女。1956年,她随丈夫来到平顶山,在卫东区一服装厂上班。“没上过学,来平顶山后在扫盲班学过一段时间。”老人笑着说。

虽然不识字,但老人很爱学习。在服装厂上班时,为了学好裁剪技术,她专门上了短期的服装剪裁班。“小时候孩子多,家里穷,没条件买门帘、窗帘、枕套,都是母亲做的,为了点缀,上面还绣些花花草草。我们穿的衣服也是她自己做的,还绣上几朵花,周围邻居都特别羡慕我们。”老人的小女儿杨卫红说。

“我结婚时,母亲给我绣了一个门帘,上面有椰子树、海滩……我用了好多年。”杨全胜说,记忆中母亲几乎天天都在绣东西。后来孩子们长大成家立业,老人又给孙辈做衣服、绣花。

画画不打草稿

齐展羽是张秀云的外孙女,今年上大二。她的笔记本封面上有一幅用水笔画的简笔画——叶子中盛开着一朵牡丹,一只蝴蝶翩翩起舞。整幅画没有着色,只有廖廖几笔,古朴典雅。

齐展羽说,这是她上大学时专门请姥姥画的。“因为有姥姥画的画,笔记本一直没舍得用。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我姥姥画的,都可羡慕我。”齐展羽说。

齐展羽有一个小本子,里面全是老人用水笔画的花花草草,以梅兰竹菊居多。“姥姥画画从不打草稿,全凭想象,一气呵成,不改动、不着色,就好像这些东西已经在她心里扎根了一样,画得简单、自然,又特别有韵味。”齐展羽说。

餐桌是老人画画和练字的地方,桌上没有特意准备的画笔和纸张,“她经常用孩子们用过的本子写字,画画也是见到啥笔用啥笔。”杨全胜说。

聊得兴起,老人站起身来到餐桌前,拿起外孙女的圆珠笔和一张白纸开始画画。她左手按着纸张,右手握笔,不一会儿,盛开的梅花、挺拔的竹子就呈现在众人眼前。

杨全胜说,老人现在每天都要画一会儿画、练一会儿字。“特别是疫情期间,她没事就坐在桌前画画、练字,这个劲头真让人敬佩。有她带头,家里的孩子们也跟着看书、学习。”

家有一宝

“别看她90多岁了,一点也不服老。”杨卫红说,去年她带老人去厦门玩,“在海边,大家都光着脚蹚水,她也玩得不亦乐乎。当时,好多游客开玩笑说她是个‘老顽童’。”

“孩子们玩攀爬、走独木桥,她也要去玩,还不让我们管。那么大一个游乐场,除了孩子就她一个大人在玩……”说起老人的趣事,杨卫红等人不禁笑了起来。

今年疫情期间,杨全胜将老人画画的视频发到朋友圈,得到不少好友点赞。“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杨全胜的好友张德生说,老人爱学习的劲头特别值得他们学习。

“老有所乐,画画是我的娱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张秀云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