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草长牛肥 瘠土生金
线云弄巧 飞针传福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5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长牛肥 瘠土生金

丁建辉(右一)在“托牛所”帮村民卸青草
 

□本报记者 王春生 文/图

4月28日上午,叶县常村镇杨林庄村村民许召生夫妇俩拉回了满满一三轮车青草,送到“托牛所”里。一过磅,刚割回来的青草重近150公斤,夫妇俩当场得到现金40多元。

“现在山里的水蒿子、野燕麦长哩可深了,割回来就是钱,这是以前没想到的事。”拿着个体养殖户张小东递给他的钱,年过七旬的许召生呵呵一笑说。张小东也没想到,村里建起扶贫项目“托牛所”后,他养育肉牛超过60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

因地处偏远山区,土地贫瘠,可耕地少,杨林庄村一度是省级重点贫困村。近几年来,在该村驻村扶贫干部和村干部共同努力下,村里建起了“托牛所”、榨油厂等村办小企业,去年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所有贫困户脱贫。

建起“村企”惠村民

今年40多岁的张小东早年在外打工,扭伤了腰干不成重活就回到了村里。看到村里投资建成了“托牛所”,曾养过牛的他一口气买了数十头牛饲养。“这是俺村办的‘托牛所’,有水有电有人照看。牛养在这里俺放心。”张小东高兴地说。

“现在正是牛吃草长膘的季节,这些牛一出栏收益可观。”74岁的杨林庄村村委会委员陈克军说,张小东养的这些牛每头都价值万元以上。

杨林庄村村委会主任何金山说,村里一直有养牛的传统,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分散养殖因粪便污染时常遭村民投诉。市畜牧局派驻该村的驻村干部帮助村里成立了叶县澧源牧昌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多方资金建起了“托牛所”。村里安排人管理并提供水电以及防疫服务、养殖技术等,每年每头牛收取200元的托管费。村里还为牛购买了保险,每繁殖一头牛畜牧部门还给予800元的补贴。

4月28日上午,42岁的杨林庄村村民潘聚正在村里的榨油厂里忙碌着。一台榨油机轰轰作响,分离出花生油和花生饼。潘聚是榨油厂里的技术员,农闲之时榨油,一个月下来可赚四五千元。负责炒料的杨林庄村陈庄自然村村民陈兴民70岁了,干一天100元,这样的收入让他很满足。

“党的扶贫政策好,不然我们咋也想不到村里这几年会冒出来这些村办企业。”谈及“村企”惠民,杨林庄村党支村书记李建平感慨道。

贫瘠土地能生金

“杨林庄村属贫困山区村,土地贫瘠,种植小麦、玉米这些传统作物产量低,如果继续走这样的老路子想脱贫显然不现实。” 4月28日上午,市畜牧局驻村扶贫干部丁建辉说道。

丁建辉说,他2017年11月来到杨林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全村285户村民有12户38人未脱贫,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他与村干部共同努力,在杨林庄村成立“高阳种植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发展高油酸花生种植400余亩、艾草种植300余亩。

同时,丁建辉与村干部筹钱购置花生收获机,免费让农民使用;利用市派第一书记扶贫资金20万元,建成一座饲料加工储备库,形成了花生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他还主动联系叶县田庄乡一家奶牛养殖企业,签订了花生秧包销协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4万元。

村民陈喜成今年55岁,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两年时间仅种花生一项收入了3万多元,成功脱贫,并于去年8月把原来的三间旧房改建成了两层楼房。

今年70多岁的周福云一家8口人,其妻子、儿子、儿媳均有精神障碍,3个孙子都在上学,家庭压力很大,此前也是杨林庄村的贫困户。如今,他家种植了2亩花生、2亩艾草,每年增收8000元左右。周福云还享受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两免一补”等扶贫政策,全家人均年收入已达6000余元,于去年盖起了新房子。

28日上午,在家里扎笤帚的周福云说他一天能扎十多把,一把能卖十七八元。“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村里引导种高效农作物,真的是贫瘠地里也能生金了。”他感叹道。

生态经济前景广

“牛粪入土,改良了土壤,降低了污染,花生饼可用于肉牛饲养,牛粪堆积发酵供应农户种植花生,每年可解决5000余亩秸秆的处理难题。”丁建辉说,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这条路让村里受益良多。

周福云说,他去年种的2亩花生收入近6000元,“种一季花生比两季小麦、玉米收入都高”。前一段时间,他又多种了两亩地的花生。

何金山高兴地说,初步估算,前年、去年村民人均年增收千元以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丁建辉说,杨林庄村位于澧河上游南岸,如今村里的榨油厂已更名为澧源鲜油坊,并注册了商标,每天产200公斤油,下一步还将扩大生产,再盖些厂房,加工生产花生酱、芝麻酱等。“去年鲜油坊花生油等销售收入达48万元,今年会更多。”

如今,村里已多方筹资达百万元,正在建设第二个“托牛所”,使存栏量能达到近千头。对于杨林庄村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前景,丁建辉和众多村民满怀信心。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