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有庭院一方 装满鸟语花香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有庭院一方 装满鸟语花香

常冬梅每天都要对家里清扫一遍,保持整洁的居住环境
常冬梅家客厅里,小孙女在家人的陪伴下开心地玩耍
陶金淼(左)、常冬梅夫妇经常交流种植绿植的知识
闲暇之余,常冬梅和家人一起观赏院子里的绿植花卉
 

□本报记者 燕亚男/文 李英平/图

走进卫东区申楼街道焦庄村,干净平坦的水泥路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直立着,村道小巷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郁郁葱葱的绿化树木环绕着村子,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展现在眼前。

54岁的常冬梅就住在这里,她家是一座简单大方的现代风格3层小楼,庭院里盆栽错落有致,屋内窗明几净,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在市区买的有房子,但是很少去住,感觉还是在这里住着舒服、自在。”

推窗见绿 抬头赏景

4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常冬梅家,整个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清清爽爽,院内两侧对称种满了各类绿色植物,枇杷树、香樟树、薄荷、芦荟、仙人掌等,深绿、浅绿纵横交错,像是一幅精致的画作。

“那两棵是桂花树,每年8月份的时候,整个院子都是桂花的香味。”常冬梅指着正屋门前两侧两棵一米多高的桂花树说。

院子西侧靠墙种的则是茂盛而青翠的竹子,墙脚下和花园内长出了不少鲜嫩的竹笋,为了让它们更好地生长,常冬梅夫妻把原来种菜的地方空了出来。

“竹子是10年前盖房子的时候种的,长得很快。现在竹笋出得多,就不种菜了,说不定再过几年就能长成一片竹林。”常冬梅说。

“东侧墙角那棵两米多高的是香蕉树,种了很多年,但是它不适应咱这里的气候,上边那些黑色的就是小香蕉,本来该结果的时候,天冷了。”常冬梅的丈夫陶金淼惋惜地说。

夫妻俩在院子东侧一角重新开辟出一方小天地,种了蔬菜。“我们夫妻两人都很喜欢种花,每天和这些花草接触,心情格外开朗,现在家里的绿植品种越来越多,院子也越来越美。”陶金淼说。

窗明几净 诗意生活

“房子是10年前重新盖的,也是我自己设计的,二楼没有用传统的窗户,改成了落地窗,就是为了室内的光线更好。”陶金淼指着二楼和三楼宽大的落地窗说,天凉的时候,可以坐在二楼的落地窗前晒太阳喝茶,看着小鸟在竹枝上跳来跳去,惬意无比。

走进一楼的客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整洁。客厅一角有一个小型儿童乐园,地垫上放置着一个小型滑梯。陶金淼表示,他们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这里,有了孙女后,专门给她规划了一块玩耍的地方,小孙女比较淘气,经常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但是妻子从来不嫌麻烦,只要看到屋子乱了就会整理,厨房里每天也擦得干干净净。“家里干净看着也舒心,都是妻子的功劳。”

一院一世界,于一方庭院里栖居,生活也变得美好和诗意起来。春日里,陶金淼会坐在院里的小圆桌前晒太阳,静听风吹花语。绿意盎然的院子、碧蓝的天空,家的味道大抵就是如此。

每天消毒 清洁房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疫情面前,家庭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对院内和门前进行消毒成了常冬梅夫妻每天的工作。

“村里每天都会消毒,我们领的有消毒液,院里和门前每天都要消毒。”常冬梅说,出门就会戴口罩。而且,村里人都自觉居家不出门,谢绝访客,做到搞好家庭卫生、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常冬梅的儿子陶华龙在申楼街道办事处上班,疫情期间,每天都要外出检查,经常回来得很晚。每天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消毒、换衣服。常冬梅笑着说:“两岁多的孙女现在看到她爸爸出门就会说‘戴口罩’,进家要‘消毒’,现在我们都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

焦庄村两委会委员范如意表示,他们村有400多户村民,从2018年开始村里每年都会举办“美丽庭院”评选,不仅要求村民家里干净整洁,还要家庭和睦、团结邻里,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常冬梅家去年被市妇联评选为“美丽庭院”。“营造清洁美丽的家居环境,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能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还能够充实生活、愉悦身心。”范如意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