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植下血桃 得以琼瑶
黄瓜绿了 日子红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瓜绿了 日子红了

▶刘付立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本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4月16日上午,郏县李口镇小昝庄村蔬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刘付立汗流满面。他擦了一把汗水,继续给黄瓜打头、上夹子。“趁着天还早,赶紧再忙一会儿,10点半就得下班,临近中午这里面的温度就太高了!”

从前,黑白电视闪雪花

52岁的刘付立一家四口人,妻子郑粉红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稍微干点儿下力的活儿,她的脚就会发肿。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才读小学六年级,生活重担都落在他一个人肩上。

8年前,刘付立一家还住在三间土瓦房里,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台黑白电视机老是闪着雪花。但他是个吃苦耐劳的汉子,在种好5亩责任田的同时,又承包了别人家的二亩地,每年种植小麦、辣椒和花生。小麦是全家人的口粮,他说啥都舍不得卖一粒。“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嘛!”辣椒和花生成了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农闲时,他就去建筑工地上打工。靠着多年的积蓄,2012年,他扒掉了眼看就要变成危房的土瓦房,盖起了三间红砖水泥结构的平房。

但由于妻子不能劳动,还患有高血压,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后来,扶贫春风劲吹沙

刘付立所在的小昝庄村有103户403人,是省级贫困村。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这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村里建成了两个产业扶贫项目,一个是180kW光伏电站项目,另一个是蔬菜大棚项目,其中11座拱棚,占地24亩,1座温室大棚,占地5.6亩。2017年底,这两个项目投入使用。光伏电站为1名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蔬菜大棚项目为村民提供15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1600元,2户贫困户还参与入股分红。

“我也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给我提供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多收入300元。”刘付立说。

“村里的蔬菜大棚建起后,我的信心和干劲儿更大了,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进棚忙活。”农闲时,他就去大棚从事黄瓜的管理和采摘。“每天干不了几个小时,就有50元的收入。”

2018年春节前,村里大棚种植的黄瓜上市了,绿油油的黄瓜被送到市区各大超市。

这年春节,村委会给全村65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派发5斤鸡蛋、两袋奶粉。刘付立也尝到了甜头,村里为每人派发2.5公斤大肉,他家收到了7.5公斤。村里还为包括他在内的13户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并送去了大米、面粉和食用油。“这是俺家第一次收到特殊年礼。”

这一年,刘付立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9年春节,刘付立家分得了3只鸡、3条鱼,还有一个500元的大红包。“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说来都来了,你说心里咋不高兴呢!” 刘付立感觉这一切都像是在做梦,可这梦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2020年春节,小昝庄村的分红福利更丰厚了。大米、面粉、食用油、大肉、黄瓜、西红柿等年货一应俱全。分红的红包映红了刘付立的笑脸。 “红包、年货一样都不少,家里不花一分钱就过上了一个啥都有的春节!”

而今,黄瓜带来大变化

“今年春节后,我一直在大棚里做工,活儿也不累,干得很开心。”4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刘付立走出温室大棚,结束了半天的工作。

2月2日,小昝庄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早安排春耕生产,整理土地、栽水泥杆,买来优质黄瓜苗和西瓜苗,从2月12日开始在大棚里栽种。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管理,这里的扶贫黄瓜4月初开始采摘上市。“每隔一天采摘一次,已经采摘5万公斤了,每公斤黄瓜不出家门就卖到了2.6元的好价钱。”村委会主任昝金路高兴地说,村里安排了20多名家庭贫困的村民采摘黄瓜,每人每天轻轻松松就有50元的收入。

“我们的袖珍西瓜目前长势也很喜人,瓜都在瓜秧上吊着生长,再有半个月也该上市了。”昝金路的话音刚落,四辆小货车已经装好鲜嫩翠绿的黄瓜,一路欢歌向市区驶去。

“俗话说,就地黄瓜上不了高架子,可扶贫黄瓜偏偏让俺登上了高架子。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刘付立诉说着家里的幸福: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大彩电,冰箱、洗衣机也用上了;智能手机不离手,微信聊天、视频电话,让他也赶上了时尚;做饭有液化气,还配着电磁炉……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