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黄沟村火盆畅叙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沟村火盆畅叙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
 

□本报记者 傅纪元

三九寒冬的大寒时节已过,1月21日是临近年关的腊月二十七,山区里到了入夜时分,鲁山县四棵树乡黄沟村一片静谧,寒风中气温到零。晚饭后,60多岁的村民张福生堂屋燃起的盆火正旺,邻居们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畅叙乡情。

张福生家位于黄沟村一隅,也是这个小山村的“叙事堂”,乡邻们都愿意每晚在此一聚,畅叙一下自己的心里话。可如今,闲适的日子远不如过去那般频繁了。“前不久驻村第一书记陈京玉把村里几所旧房屋改造成民宿,现在是幸福地忙碌嘞。” 张福生边说边拾掇着屋里的农产品。

入冬后,鲁山的旅游进入淡季,黄沟村的“叙事堂”又热闹起来。晚上7时,村民们在火盆前围了一大圈,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尽兴时,陈京玉灵机一动,引出话头:“新春马上就到了,大伙都来说说,2019年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也没啥大变化,就是一些人家的存款本上又多了一位数。”村民刘玉歌的回答,惹来一阵哄堂大笑,盆里的火开始旺起来。

黄沟村坐落在伏牛山的浅山区,土地贫瘠,曾是全国贫困县鲁山县典型的贫困村。

“黄沟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黄沟郎,住的是土坯房,红薯玉米当主粮。”村党支部书记张向党说出了这句顺口溜,“村里变化大,咱们时刻得记住贫穷造成的窘迫和无奈。”

屋里一阵沉寂。陈京玉朝火盆里加了几块木柴,冒出的火星不时发出“噼啪”声。陈京玉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随着一系列精准脱贫举措落地见效,黄沟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入村小道变成宽广平坦的柏油路,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变成了白墙黛瓦的民居,驻村扶贫让这个一穷二白的山村重现生机。利用闲置的民房改建成的首批4户自助式农家院成了村里特色精品产业经济,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符合村情乡情,花小钱办大事,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扶贫之路”是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吸引着八方来客到黄沟休闲旅游,带动了农户销售鸡鸭鹅蛋、天麻、赤松茸、山药、栗子、野生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吸引着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中。

“忆苦思甜,美好生活不容易,关键要珍惜。”年近半百的张天宪打破了沉默,“就比如农家乐,宁可少赚一点,也要注重品质和口碑。”

“说得好!全村脱贫两年多了,但村委会一直想着怎么巩固提升、不返贫,大家的觉悟都很高。”陈京玉有些激动。

“我有个问题,怎样让游客停留时间更长些?”坐在角落里的解宪顿了顿,把凳子朝大伙靠了靠。解宪过去在外打工,回乡创业后重拾酿酒的老本行。在他家柜台上,各种果酒琳琅满目。

“要丰富旅游业态,拓展增收渠道。”驻村帮扶干部张迪源说,目前村干部正在对接红色培训机构来村里发展研学旅游。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黄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已打下基础,静园、雅园、慧园精品民宿也已通过县里评审定为四星级,将正式开张,村里的旅游协会还要加强对大家的培训,游客留在黄沟村的时间肯定会更长。”张迪源接着说。

“嗯,明年会更好。我给老顺口溜添个新结尾:如今黄沟变金沟,家家户户都丰收,党的扶贫政策好,小康路上齐奔跑!”张向党提高了嗓门说。

盆里的火加柴后越烧越旺,暖意融融的氛围中,大伙对未来有了新打算。

“开春后我要养更多的鸡鸭鹅,让它们满山跑。”“我要把油馍烙得更香、把菜炒得更有味,让到我们村民宿和农家乐游玩的游客吃了住了还想来。”“明年希望我儿子娶个媳妇回来!”……

夜深了,屋外繁星点点,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屋内火盆里的红光映照在村民们脸上,一张张笑意盈盈,憧憬着明天的美好生活。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