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出彩鹰城人 增辉新时代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王建勋:愿为鹰城尼龙事业奉献一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捻织机中穿梭忙碌33年的技术“大牛”
王建勋:愿为鹰城尼龙事业奉献一生

王建勋在生产车间检修喷气织机
 

□本报记者 吕占伟/文 张鹏/图

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捻织二厂布机保全工段长王建勋参加工作33年来,进行了43项发明创造,其中12项获国家专利,6项获国优成果,为公司累计创造近亿元的经济价值。

每天,他都会提前一个小时上班,至少晚一个小时下班。无论是鹅毛大雪的凌晨、酷暑难耐的夏夜,还是万家欢乐的除夕夜,只要接到厂里的紧急电话,他都会随叫随到。这种习惯,他已经保持了33年。

去年12月27日,第五届平顶山市道德模范暨新时代楷模表彰大会在市行政服务综合楼会议室举行,全市10名道德模范和100名新时代楷模受到表彰,王建勋位列其中,获得第五届平顶山市道德模范称号。

“有活儿干,充实最好,一闲下来我就会无所适从。”“在帘子布公司的捻织厂布机保全工岗位上,我愿意一直干到退休!”这是51岁的王建勋日前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两句话。

■33年如一日

穿梭于织布机

当中做“医生”

1月15日下午,与户外低温对比强烈的是,车间里保持着25℃至26℃的恒温。穿着蓝色工装、戴着防护口罩和特制耳塞的挡车工们在各自的工位前穿梭忙碌。此时,捻线机加着捻,织布机织着布,“咔咔咔”的机器响声持续而充满节奏感。

这里是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捻织二厂的车间,一位同样穿蓝色工装、管理人员模样的中年男子在各个工位前走来走去,不时停下脚步,同挡车工进行交流。这名男子就是51岁的王建勋,他是该厂布机保全工段长,主要负责管理和维修喷气织机,确保生产遵照正常安全的轨道进行。

“纺出的丝可以用来制作降落伞的网绳,如果纺得更细一些,可以用来制作户外装置,比如登山用的服装和背带等;织好的帘布则会被运往下道工序——浸胶,浸胶处理后运往合作厂家,再加工后用于制作汽车轮胎内的骨架材料。”王建勋指着静置在车间里的一匝匝布匹说。

每天早上7时,王建勋总会准时或者提前出现在车间。“整个过程就像医院的‘查房’和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先是同运转班进行交流,了解头一天机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后立即安排工人进行维修;同时需要仔细用眼观察机器和捻丝的状态,用耳听机器的响声,用鼻子嗅有无因设备异常而发出的异味,有时还要用手进行触摸,以分辨机器运转是否存在异常。这一趟转下来得用掉一个钟头,然后8点开班组会,周末也要过来转一转。”

在这循环往复的工序中,王建勋耗费了33年的光阴。

■敢啃“硬骨头”、善想好点子 他拥有多项技术革新成果

艺高人胆大。2013年,帘子布公司捻织二厂第一台喷气织机左侧齿轮箱出现故障。因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进口设备,公司联系厂家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花上30万元购买整套的新齿轮箱;二是等待外国专家过来维修,薪酬是按小时计费。

这两个方案能解决问题,但不能解燃眉之急,怎么办?这个时候王建勋站出来主动请缨。工友们顾虑的是没有图纸,拆除后装不上该咋办。王建勋给出的方案是“我们拿着摄像机把每一个螺丝的位置都一点一点录下来”。

王建勋的前工友、现任帘子布公司捻织二厂党总支书记的王永红回忆,当时王建勋紧缩全身,钻进了不到半平方米的车底。当他小心翼翼地拆除上百个零部件后,3个小时已悄然而逝。工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却迟迟不见王建勋出来,因为他已经无法自己站起来。当工友把他拽出来的时候,他脸色发白,双腿跪地。两天后,织机恢复了正常运转。

创新出成果。1月15日下午,在捻织车间的一角,一名工人师傅正在一台机器前用手辅助做着拉丝的动作,机器“吐”出的丝经由传送机和传送带传送到机器底部,再缠绕成一大团。这台机器叫作初复捻拉丝机,机器架子加上传送机、传送带、开关按钮,都是王建勋拆卸以前设备上的下脚料焊接后重新加工做成的。它是王建勋带领团队在2015年研制出来的,现已普及应用到整个帘子布公司的捻织厂生产线,基本实现了捻拉丝的自动化,比原来节省了一半人力。

帘子布织造过程产生的棉尘俗称“花毛”,就像煤矿瓦斯一样,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危险源。如何减少花毛、收集花毛,这是一直困扰捻织车间的老大难问题。2018年,帘子布公司借鉴煤矿治理瓦斯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像煤矿治理瓦斯一样治理花毛”的安全理念,确定了“零花毛”的安全目标。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建勋查资料、画图纸、买配件、找工具,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制作出了“棉尘收集装置”。用它,一个机台一天就能收集45克左右的花毛,棉尘收集率提高了3倍。

曾任捻织二厂厂长的帘子布公司品质保证部党支部书记田萍说,去年,法国米其林公司来到帘子布公司进行审核,米其林全球技术总监在捻织二厂观摩时,对这个棉尘收集装置竖起了大拇指:“你让我们看到了全球同类供应商中最干净的车间!”这个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也拿下了平顶山市QC成果发布第一名。目前,该装置在喷气织机上的推广应用,使得棉尘收集率达87%以上,成功破解了困扰帘子布行业的棉尘火险防治难题。

33年来,像这样的改造有很多:王建勋拉丝机、双面氧化铝导丝器、综框防护板,喷气织机主喷嘴维修工具,喷气织机按钮安全防护装置,等等。

■借助“建勋创新工作室” 无私培育技术人才梯队

以王建勋的名字命名的“建勋创新工作室”位于捻织车间的斜对面,各种维修工具摆满了室内好几个大柜子,其中有手电钻、电动移动工具、空气捻接器等。工作室分割为学习、实操、设计三个部分。

刚进实操室,记者就闻到一股焦煳味儿,王建勋解释说这里刚刚焊接过零件。旁边的工作台上,一名年轻的女工正一丝不苟地伏在工作台前画设计图,其4年前进入该工作室,属于布机设备的技术员。

“建勋创新工作室”主要开展尼龙66帘子布织造装备的改造、攻关以及高技能工艺操作人才和设备维护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包括设备技术员、工艺技术员、设备维修工、电气维修工、挡车操作工等20名成员。虽然成员平均年龄不大,但不乏拥有省级“技术能手”和公司级、厂级“培训师”等称号的人才。

其中,布机保全工张勇凭借过硬技术,在帘子布公司百岗千人大比武中获得第一名,成为“金牌技术工人”;布机挡车工郭亚娜夺得省石化系统竞技比赛第一名,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师傅(王建勋)主要是让我们自己去感悟,而不是灌输式的传授。他丝毫没有架子,传授技术毫无保留,所以我们才能成长得这么快!”在日前的采访中,工作室成员张勇感慨地说。

在王建勋的带领下,工作室团队在帘子布公司开设的“大师讲堂”上经常为企业中高层领导及技术人员传授技艺,先后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00余人次,为公司乃至全市的尼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抵制高薪诱惑 他愿把根一辈子扎到我市尼龙事业中

“建勋师傅做事认真负责,没有怨言,他用奉献赢得大家的尊重。”据捻织二厂布机保全工段设备维修工陶润生说,在捻织二厂,王建勋有个绰号叫“全能义工”,他可以是人员紧张时一线的上架工、维修工,疏通堵塞卫生间的保洁工,也可以是纵身一跃跳入垃圾池的清洁工。甚至在十多年前因为有个电焊工退休导致技术人员缺乏,他竟主动考取了焊工证,拿起焊枪当了十几年的“义务焊接工”。

据捻织二厂布机保全工段设备维修工陈旭透露,王建勋有一条特制的“钢板”腰带,“那次给洋设备动刀,在狭小空间半蹲3个小时累得腰椎病加重后,建勋师傅就用10根钢条穿在医疗护腰带上,一干活就系上它,减少对腰椎的伤害”。

原籍山东青岛的王建勋,父母均为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第一代高级工程师。王建勋高中毕业后,正赶上大招工,进了帘子布公司后一直干修理维护,后来通过单位培训和艰苦自学考上了高级技师职称。由于技术水平过硬且善于钻研创新,总有更高的平台和工作机会主动召唤王建勋,但他丝毫不为所动。

“月工资2000多元那个时候,南方有两个公司开出了高薪待遇,想挖我过去,一连给我打了半个月的电话,我最后还是拒绝了。”王建勋认为,他是在帘子布公司成长起来的,对公司有很深的感情,总感觉自己“离不开根”。

33年来,王建勋早来晚走,累计义务奉献1000多个工作日。2013年,他把荣获集团“最美共产党员”的3000元奖金交了特殊党费,以后每年七一建党节那天,他都会交上至少1000元的特殊党费。

“我市创建‘中国尼龙城’的发展战略很好,帘子布公司引进的设备和项目都处于国内外尖端水平。通过平时在外开会交流,我感到行业前景广阔,我愿为平顶山的尼龙事业干一辈子!”王建勋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