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出彩鹰城人 增辉新时代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何邵舟:公益救援永远在路上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建民间公益救援队 参与救援200多起
何邵舟:公益救援永远在路上

何绍舟在领奖现场
何绍舟供图
何绍舟展示他的救援装备 本报记者 王春生 摄
 

□本报记者 王春生

在郏县,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当意外的危难事件发生时,他们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施救,不计功名,不要任何报酬;当救援活动结束后,他们回归自己的岗位各自忙碌,或上班,或做生意,或打工,过着平凡人的日子。

今年37岁的何邵舟是他们中的一员。2013年,何邵舟发起成立了一支民间公益性应急救援队伍。6年多来,他与队员参与各类救援200多起,他本人在公益救援上的花费多达40余万元。这支队伍也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目前的60多人。

在上月底我市召开的第五届市道德模范暨新时代楷模表彰大会上,投身公益救援事业、无私奉献的何绍舟获得新时代雷锋楷模荣誉称号。

一次事故促成一支救援队

何绍舟是郏县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职工,后借调到县委巡察办工作。今年1月10日上午,记者在巡察办见到何绍舟时,他刚刚结束两个月的巡察从茨芭镇归来,忙着写总结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6年多就过去了。”谈及组建应急救援队时的情景,他感叹道。

何绍舟老家在郏县长桥,父亲当兵复员后曾在乡里工作过,后进入县里一家国企,他也随父到郏县县城上学。2001年,何绍舟从郏县一高毕业,考入北京财经学院学法律。受父亲影响,大一还没读完,他就应招进入河北石家庄某武警部队。两年后复员他选择回到家乡,进入郏县广播电视台工作。

何绍舟说,他萌发筹建应急救援队的想法是在2013年。那时候,户外活动在郏县很流行,他也把业余时间用到了与一些朋友外出爬山游玩上。当年7月,他与几位朋友到鲁山县四棵树乡一带爬山时,一位朋友不慎坠落山沟,伤势严重,多方求救无助的情况下,他不得不下山找到当地村民,包了一辆车把朋友送到医院救治。

“我当时就想,能组建一支救援团队该有多好,这样人们遇到险情时就有人施救了。”那次意外事件发生后不久,何绍舟就和几位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朋友开始筹建应急救援队。“刚成立时就几个人参加,很快发展到仅主力队员就有20多人,可以说那次事故促使我们成立了一支救援队。”何绍舟说。

救援是公益,一分钱都不能收

为组建应急救援队,何绍舟没少下功夫。他联络省应急救援队学习救援知识和技术,然后传授给队员,同时开始购置救援装备。

“这些装备都用得上。”他从自己经常开的救援车后备厢里拿出两个沉甸甸的袋子。“这是攀索装,这是安全带、止坠器、主锁,这是下降器、上升器,这是胸部上升器、手式上升器。”他一一介绍着他救援时用到的“宝贝”。

何绍舟中等个头,身材结实,他说,两年的当兵经历让他练就了一副好身板,“救援时常常要爬高上低,没个好身体是不行的”。

“救援队里他的装备最全、最多,花钱也最多。”在郏县一家富硒农产品销售店打工的刘艳娜是救援队最早的一位队员,她说,何绍舟这几年仅购置救援装备的花费就有十万元,而其他队员在这方面的花费也有一两万元。

救援队成立之初,何绍舟就向队员强调,救援队是公益救援队,救援队的每一次施救,都是不收取费用的,费用全部实行队员“AA制”。外出培训、学习、考取资格证都要自付费用,个人的救援装备也要自费购置。

让何绍舟深感欣慰的是,救援队成立6年多来,他与队员们参与的每一次救援活动都是免费的。其间,也有获救者家属拿钱物向他们表示感谢,但都被他们回绝,“救援是公益性的,一分钱都不能收”。

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何绍舟家中,存放着一叠外出救援登记单。他说,从最初的山地救援,到后来的水域救援、道路车辆救援,他与队员参与的救援行动已有200多起,其中郏县范围内的救援180多起,鲁山山地救援等外地救援20多起,较远的还去过漯河、周口一带。

200多起救援行动,身为救援队队长的何绍舟几乎每次都组织并参与。他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8月赶往鲁山县四棵树乡参与的一次山地救援。当时,一名叫韩福的60多岁老人从周口到四棵树乡平沟村游玩走失,何绍舟与队员赶到时,来自郑州、南阳、洛阳、许昌等地百余名救援者已在山中找了一天。他与队员参与寻找,但找了一天也没消息。直到第二天他再次进山,终于在很隐蔽的一条山沟里发现了走失的老人。

“那条山沟太隐蔽了,不细心很难发现。” 何绍舟说,老人当时的精神状态还不错,称自己在山里采草药时迷路,一直转悠就是走不出来,晚上睡在树叶堆里,饿了喝点山沟里的水。“60多岁的老人在山中走失3天多还没事,挺有传奇色彩的。”

郏县境内河流较多,何绍舟说,6年多来他参与的水域救援次数也不在少数。去年夏天,一家三口人在汝河里玩水,结果八九岁的小男孩被水冲走了,孩子的父母救孩子时也溺水了。得知消息后,他与几名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发现母子俩已经漂在河面上了。经过快速营救,男孩和他的母亲被救活。令人痛心的是,孩子的父亲却没被抢救过来。

参与救援活动6年多来,何绍舟渐渐积累了较丰富的救援经验。他说,比如水域救援,落水者一般都能在落水点方圆十米内找到。水流急的地方,可以把半瓶矿泉水放在水里,在水瓶不再流动的地方,一般都能找到溺水者。凭着丰富的经验,他参与的数十次水域救援成功率都很高。

为提高救援能力,他与队员经常一起探讨交流、共同提高。2018年,他与5名队员参加了在贵州举办的全国绳索救援比赛,获得了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救援队员,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何绍舟说,提升每个救援队员的救援能力,确保救援时救援队员的自身安全也很重要,所幸的是,6年多来,他和队员每次都很好地完成了救援任务。

救援活动得到多方支持

对于何绍舟6年多来无偿坚持做公益的善举,何绍舟所在的郏县县委巡察办第四巡察组组长王宏建由衷赞叹道:“他经常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做好事、做善事,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大善人,这个荣誉实至名归。”

郏县县委巡察办第四巡察组副组长丁选收说,仅最近两个多月,何绍舟就有5次外出参与救援活动。由于救援的突发性和紧迫性,何绍舟有时会在上班期间接到救援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法》上有条文规定,在遇到这种事情时,要优先让单位员工参与,“我们都支持他这种无私救援的善举,而每次救援回来后他加班加点地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这很难得”。

“这些年我能一直坚持参与救援活动,我们单位的领导、同事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何绍舟感激地说道。

何绍舟的家人也都很支持他的救援行动,他的父亲何自亮说,有一次何绍舟母亲生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当时他得知有救援活动需要参加,说声‘我得去救人’就走了,说心里话,当时他母亲病得很厉害,后来又转到郑州去看病,但孩子干的是好事,是正事,作为家人,我们得支持他”。

救援队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参加救援活动的刘艳娜说,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何绍舟6年多来能坚持带领队员一起参与各类救援活动,并且队员发展到目前的60多人,这期间何绍舟付出了很多,“他是个难得的热心人、好人,没有任何私心,我们都愿意和他一起做这些事”。

几天前,何绍舟与十多名队员相继赶往郏县长桥镇,营救一位因与家人生气跳井的老太太,营救活动结束后天色已晚,何绍舟要请大家吃个便饭,令他感动的是,队员们却都执意要请他吃饭。“公益救援没有爱心、没有大家的帮助支持是很难做下去的。” 何绍舟对此动情地说。

去年11月8日,何绍舟把他组建的救援队改建为郏县应急救援协会,已从民政部门拿到相关手续,他给协会的定位是“人人公益,尽我所能,应急救援,尊重生命”。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回顾自己6年多来的公益救援路,何绍舟说他希望这项活动能在更多有识之士的帮助下更长远地发展下去,“无论多难,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