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娄海东:养殖鹌鹑走上脱贫致富路
昆阳大道北段升级改造完工
鲁山至平西高铁站公交车试运行
卫东区迎新春精彩活动一串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娄海东:养殖鹌鹑走上脱贫致富路

娄海东家靠着饲养鹌鹑摆脱了贫困。本报记者 彭程 摄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
 

□本报记者 牛超

1月13日,雾锁鹰城。

叶县九龙街道孟北村的一片麦田边,一座红砖小院的大门虚掩着。记者推门入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棚舍。蓝色的棚顶在大雾里清晰可见。靠墙6个白色塑料筐装着满满的鹌鹑蛋,已实现脱贫的娄海东正蹲在地上整理。娄海东说,他家养了1万多只鹌鹑,平均每天收蛋100公斤左右,“鹌鹑蛋供不应求”。棚舍内4排5层的笼子里面都是鹌鹑, 一个个毛茸茸的,你挤我扛,正在欢快地进食。

找到致富路

娄海东今年53岁。2018年之前,他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脑梗、糖尿病等病,生活不能自理;岳父也是长期卧病在床。两个病人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留下了不少外债。而娄海东因为要照顾妻子和岳父,种地之余在附近打些零工。因为家贫,儿子娄小磊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帮人销售兽药。

2016年6月的一天,叶县九龙街道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牛文浩来到娄海东家。“院里是泥巴地,长满了荒草,院墙也是豁豁牙牙的。屋里脏乱不堪,无处下脚。”对于第一次到娄海东家,牛文浩印象深刻。

为了帮娄海东一家脱贫,牛文浩多次来他家走访,帮助他们寻找脱贫项目。娄小磊了解到鹌鹑养殖前景不错,想投资办鹌鹑养殖场,但东拼西凑也只有3万多元,资金缺口不小。

得知此事,牛文浩多方奔波,帮娄小磊申请到了5万元的政府贴息小额扶贫贷款。2017年冬,鹌鹑养殖项目启动。为了帮着销售,驻村工作队带着他们参加省、市扶贫展销会。同时,娄小磊还进行网上销售,使得他们的产品“一炮打响”。“当年贷款还上之后,还净收入5万多元。”娄海东说,2018年他们家顺利脱贫。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初,娄海东的妻子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家里刚存的一点钱都花光了,又陷入困境。”娄海东说,当时他们还面临着鹌鹑崽的更换。得知这一情况后,牛文浩等人又帮着第二次申请了5万元的政府贴息小额扶贫贷款,并为娄小磊争取到了创业扶持补贴款5000元。

日子有奔头

娄海东的家离养殖场有1公里多。三间平房,院墙刚刚粉刷过。记者进入大门内,看到院子的部分地面已经硬化,刚刚改过的厕所内瓷砖铺地,抽水马桶和淋浴花洒一应俱全。

娄海东说,他家开办了鹌鹑养殖场,生意越来越好,他也有了干劲,给儿子做帮手。前段时间,他家对厕所进行了改造。“现在的厨房有点小,想在这儿重新盖间厨房,然后再将这块地面硬化。”娄海东指着院子一角说。

走进正屋,头顶是一盏白色的不规则吊灯,地上铺着浅灰色的地板革。一侧放着三开门的电冰箱;旁边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烤箱一应俱全。另一边还放有一台空气净化器,茶几、电视柜等干净整洁,上面还摆着绿植。娄小磊去驻马店开会不在家,他的女朋友段小燕正在厨房做肉冻。

段小燕家在洛阳农村,3年前两人在打工时认识。2017年冬天,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娄家贷款办起鹌鹑养殖场。“原想着今年结婚,但考虑到养殖场刚走上正轨,还有很多事要办,所以我们想将婚事往后推一推。”段小燕说,对于两人的未来,她充满信心。

将办合作社

昨天上午,记者与娄小磊取得联系。说起自家的变化,娄小磊说了“翻天覆地,喜事连连”8个字。据娄小磊说,以前家里穷,谈个恋爱都没底气,更别说谈婚论嫁。“虽然女朋友很体贴,不说什么,但我不想亏待她。现在办起了养殖场,生活也好了,我也有了结婚的底气。”此外,他目前正在考驾驶证,准备买辆车专门送货,“现在我们只有一辆电动三轮车,送货的范围仅限于叶县周边,我想扩大养殖场的规模,往更远一点的地方送货,没有车不行。”娄小磊说,最让他兴奋的是,春节过后他就要扩建棚舍,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经和驻村工作队商量好,准备成立鹌鹑养殖合作社,让村里的贫困户入股,带动他们一起脱贫。”娄小磊说,他始终认为一个人富不算什么,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真正的富。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