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闻背后,我们的苦辣酸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9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十个记者节讲述
新闻背后,我们的苦辣酸甜

 

好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

姓名:王春霞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21年

多年以后,我依然清晰记得2000年7月那个连下几天暴雨后的晚上,我在齐膝的泥水中,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前行的感觉。当时,我怀着7个月的身孕。

当夜,郏县堂街镇孟沟水库出现管涌灾情,两千军民正在现场紧急抢险救灾。在赶往现场的途中,车辆无法靠近,我只能下车步行。到了现场,我和当时晚报采访部主任李可分头采访抢险的军民及指挥抢险的领导。随后我们又踏着泥泞往回赶。回到报社还要写稿,稿子上交已近午夜12点,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因为晚饭也忘了吃。

后来,每忆及此事,李可主任都后怕不已:“那晚采访孟沟水库,真不该带上你,你说万一你滑倒了,出点啥意外,我可咋向你老公交代!”

社会新闻记者,就是哪儿有突发事件,就得往哪儿跑,哪有什么性别和时间概念。

2010年春,南方特大旱情引发了媒体的热切关注,我被报社派往贵州大方县实地采访当地旱情及河南水窖的第一手资料。贵州到处是山,村子散布在长长的山沟里,山路崎岖要靠步行,不但要到一家一户查看水窖,还要跟随山民翻山越岭体验背水的艰难,累得腰酸腿疼,到下午两三点吃不上午饭是常事儿。

正如有位前辈所说,好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后来我采写的通讯《河南水窖在大湾》获得了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曾经的苦也化成了甜。

高温下的采访

姓名:王桂星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16年

为提升鲁山县团城乡的供电安全可靠性,2018年4月,平顶山供电公司开始架设35千伏熊团线,新建输电线路大都架设在大山之间,施工难度很大。当年7月25日,我前往位于团城乡境内、正在进行输电线路建设的代石垛山采访。

7月正值盛夏,酷热难耐,当天气温高达39摄氏度。上午9点左右,我来到代石垛山山脚下,还未爬山已是满头大汗,十多名准备上山施工的电力工人正在喝藿香正气口服液,以防中暑。我在背包里装了3瓶纯净水。

山势陡峭,施工机械无法上山,每一个电力铁塔构件都需要工人扛到山上。9点半左右,我随着肩扛数十公斤重铁塔构件的工人们,沿着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向山上进发。

途中树荫稀少,烈日当空,无风,刚走了十多分钟,衣服已被汗水浸湿大半。工人们也是大汗淋漓,厚厚的工装都被汗水浸透。

经过一个陡坡时,我越过工人,在靠近陡坡顶端的位置为正在爬坡的工人拍照,没想到踩在一块小石头上,身体顿时失去了平衡,所幸在摔倒前单手撑住了身体才没有“侧翻”。看着下面数十米长的陡坡,我一阵后怕:若是摔倒后滚下去……

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风雪交加中采访供水管网抢修;顶着烈日采访天然气管道建设;凌晨一两点采访白龟湖综合整治……但是,与那些默默付出的建设者和执法者相比,我这点儿辛苦算什么!

从事新闻工作,此生无悔!

自从当了记者,我就成了“女汉子”

姓名:牛超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21年

习惯了当记录者,去聆听、记录和讲述别人的故事。忽然让写写自己,还真有点不知所措。

2009年8月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电话,许南路八矿口附近有一突发事故,让去现场采访。分秒必争,我打车前往。在离现场还有一两公里的地方,道路被封锁,也没有路灯,怕黑的我强忍着内心的恐惧,朝远处的亮光处跑。现场一片混乱,寻找目击者、采访、记录……回到家,来不及喘口气又开始写稿、传稿,一切忙完已是夜里近12点。

2013年12月17日,受大雾影响,兰南高速平顶山段发生多起交通事故,道路堵塞,高速封闭。我辗转搭上一辆救援车,赶到兰南高速平顶山服务区南两公里处。顶着刺骨的寒风,来回步行近十公里、辗转多个事故现场……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近2点,手冻僵了,腿也抬不动了,午饭也没顾上吃,又赶回单位写稿。

炎热的夏天,为采访和救助贫困大学新生,我深入鲁山贫困地区调查,路上采访车坏了,顶着烈日下车推;空调不制冷,开着车窗靠风吹,自嘲是“移动桑拿房”。

水电气暖、道路交通,无论大事小情,暖心事烦心事,只要有市民反映,我骑上车就去了,挨过白眼、受过讥讽。朋友同学说我是“女汉子”,家人说我“不修边幅”。想想也是,哪有女人天天“爬高上低”,把休闲衣、运动鞋当标配,不美发不美容不美甲,偶尔逛个街,心还绷着,不定什么时候线索就出现在眼前了……

这就是我,为了心底那份热爱与责任,仍在一线奔波的记者,苦着、累着、坚持着。

深夜里的“华山论剑”

姓名:徐明卉

职业:编辑

从业时间:14年

在鹰城老城区西部,有一个不起眼的院子,旧旧的楼,旧旧的路,要是你哪天路过门口扭头一看,会发现连门卫室都是旧旧的。但就是这么个旧旧的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却永远是崭新的——崭新的报纸承载着最新的权威发布、最新的热点事件,每天走进千家万户。

这个小院子里的人都不是老师,但是他们却互称老师,初来乍到的不明就里,还以为走进了校园。其实,这是一种多年来的行业传统,既是出于对前辈的尊敬之心,也有一种对学习的谦逊之态。总编常说,编辑是记者的老师,校对是编辑的老师,便是这个意思。 但说实话,作为编辑,我真不敢堂而皇之地认为自己是记者的老师,稿子里很多拿不准的地方,半夜“骚扰”记者是常事。但校对是我的老师却是实至名归。大到标题是否歧义,小到词字标点,我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们探讨,向他们请教。 想起前段时间因一个“穗”字引发的讨论——副刊一篇文章里写到玉米穗儿,校对老师建议改成“玉米棒”,原因是字典上没有“玉米穗”这个词,且“穗”与此有关的一项注释是“禾本植物聚生在茎的顶端的花和果实,如麦穗、稻穗”,玉米的果实是在茎的中上部,并不在顶端。虽然口语里常这么说,但形成文字发到报纸上,就要考虑是否正确严谨。问题是,玉米棒,怎么听都有一种粗钝之感,文章少了些许清新之风;穗,发音清细,透着轻巧。经过查阅其他报纸稿件发现,有使用先例。最终,较真的校对老师尊重了我的意见。 然而,不是每一次争论都这么温柔,不是每一个字眼都带着小清新,有时意见不一,说着说着就使起高腔儿来,辩论双方面红耳赤、口水四溅,激动处,刀光剑影、烽烟四起,恨不得就地拉开架势来一场“华山论剑”才过瘾……

深夜星光点点,连雀儿都已酣然入梦,但建设路西段的采编中心却依然灯火通明,一群人穿梭着、忙碌着……

记者,有时也是“弱势群体”

姓名:李霞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19年

有不少人认为记者是“无冕之王”,而我觉得,记者其实是“弱势群体”,一个带着“光环”的弱势群体。

记得去年夏季的一天,我接到某小区居民反映,他们小区里的垃圾十多天无人清理,蚊蝇乱飞,酸臭的垃圾气味让居民都不敢开窗透气。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小区停水十多天了,家家户户需要四处借水吃。当天中午,我正在采访院内几位居民时,被闻讯赶来的辖区街道、村委会等相关部门的数名工作人员堵在小区大门口。见“领导”到来,原来像麻雀聚堆儿一样围着我七嘴八舌说得起劲的居民,很快四下散开了,现场就留下我一个人,真是“势单力薄”,那一刻我心中暗暗叫苦。

谁让咱是“铁肩担道义”的记者呢,我故作镇静,硬着头皮上前为居民讨说法。紧接着,七八名人高马大的年轻男子凑上前将我围在中间,一领头模样的男子先是“耐心”给我解释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后又非常“热情”地邀请我跟他上车去某处“吃饭”,并表示这情况他知道就可以了,不希望见报。我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一番“理解”和“同情”。见他们稍有疏忽,我急忙以“中午还要接孩子”为由,跨上电动车,匆匆离去。

下午写稿期间,我先后又接到几位相关单位领导的说情电话,为避免打扰,我干脆关了手机。最终稿件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顺利刊发,问题也很快得到圆满解决。

采访在监视与暴力中进行

姓名:王辉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20年

从业多年来,想起以往辛辣的采访经历,莫过于7年前的一件事。

2012年7月16日上午,市区开源路南段一工地,一座塔吊的吊臂突然高空坠落。迅速抵达现场后,我看到损坏的塔吊立在一座十几层的在建住宅楼前,吊臂耷拉着悬在塔吊上,工地旁一段围墙倒塌。经验告诉我,想找到这起意外事件的亲历者或目击者,弄清缘由,不会太顺利。

怎么办?从哪里入手?短暂思索后,我决定从工地周围的居民入手,由外入内,最后采访当事人。果不其然,周边居民中不少人知晓此事,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了事件发生过程。其间,一个神情异常的男子一直尾随在我身后,暗中观察我的一举一动。我发现后,装作若无其事继续采访,但只是口头采访,不做记录。当对方接近我时,我就同采访对象转移话题。后来,对方径直上前质问我:“你是干啥的?”我答:“打听个人。”

后来又有两名男子紧紧跟着我,我询问居民时,他们就会训斥居民“该干啥干啥去,不要乱说话”,继而又厉声质问我:“你到底是干啥的?再不走不客气了!”我笑着说:“没事,老兄,碰见个熟人,聊聊天。”

后来一位好心人走近我压低声音说:“这几个人都是工地上(老板)养的打手,你不要招惹他们。”我很惊讶,以往只有在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的打手,居然让我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了,随即内心产生了一丝怯懦,但我还是告诉自己“采访不能半途而废”。

外围采访完成后,我来到工地大门并亮明身份,准备进入工地深入采访。谁知,任凭我怎么说,把守大门的妇女就是不开门。我掏出手机欲拍摄工地项目名称时,此前跟随我的两名男子连同几个戴着安全帽的工头模样的人,一下子围了过来,其中有人冲我大喊:“不准拍!”一名中年男子冲到我面前,一手拽下我肩上的挎包,一只手握紧拳头击打我的头部。危急时刻,我赶紧收起手机,抓紧挎包不松手……

回到报社,我又采访了市住建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次日,《市区一工地塔吊吊臂高空坠落》一文在《平顶山晚报》刊出。

从心安中获得甜蜜

姓名:杨元琪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10年

作为记者,我深知手中这支笔的分量,当困境者通过媒体报道得到及时帮扶和救助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甜甜、暖暖的感觉。

今年4月22日,第十六座“晚报爱心书屋”在鲁山县瓦屋镇白土窑小学落成。“谢谢你们带来精神食粮,孩子忘不了你们。”校长马应飞说。从2013年开始,平顶山晚报连续7年开展“晚报爱心书屋”活动,如今已在鲁山、叶县、宝丰等地建起16座爱心书屋,惠及6000多名农村儿童。

今年正月十五,一位中年父亲与两个未成年女儿栖身在湛河骨伤科医院的病房里。病床上躺着刚做过肢体矫治手术的大女儿婵婵,小女儿茜茜依偎在姐姐身边。来自鲁山县瀼河乡黑石头村的王向磊是孩子的父亲,他身患尿毒症,蜡黄干瘦,有气无力,床下放着三个纸箱子,里面全是一种名为“低钙腹膜透析液”的药剂。“这是最便宜的透析办法,他每天都是自己做。”医院办公室主任石铄解释道。看到这种情形,我落泪了,想用手中的笔帮帮他们。2月20日,我采写的《元宵佳节,父女仨在病房里度过》一文刊发后,引起众多关注,父女三人收到了数笔善款,医院也为婵婵减免了医药费。“谢谢,你们都是好心人!”这是王向磊给我发的一条短信。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这是我的大学辅导员王国雷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记住了。所谓记者“光环”,不过是我们愿意伸手助人的一种决心罢了。在这之上,我收获的是心安和坦荡。

当记者,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姓名:范丽萍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14年

“闺女,周末想去哪里玩?”

“去现场!”

“哪里的现场?”

“采访现场!”

这是半年前我和孩子的一次对话。每每想起,心底都涌出一股深深的自责。谁让咱是一名记者呢?选择当记者,就意味着奔波和付出。

记者,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职业,白天采访、深夜写稿是常态。在女儿眼中,我就是个“整天都在写稿”的妈妈,周末还经常带她去采访现场。现在三岁半的女儿已经相当独立,我写稿的时候,她会坐在一边默默地玩玩具;如果我去幼儿园接她晚了,她会告诉老师“妈妈写稿晚了”“妈妈堵路上了”。

今年6月25日下午6点多,新华区西市场街道优胜街小区居民俞大姐焦急地给我打电话说:“小区供水主管道爆裂,居民在自发抢修。”当时我正在幼儿园接女儿放学,来不及安置女儿,只能带着她一起去采访。刚到小区,众多居民就围上来反映情况,孩子有点害怕,一直嚷嚷着让我抱,但面对居民焦急的心情,我只能简单安慰一下她,继续记录。采访一直到9点多,孩子趴在车后座上睡着了。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我对家人和孩子的陪伴太少。70多岁的父亲患病卧床,我没能好好照顾,甚至有几次因为突发事件的采访,让父亲饿了肚子。最近父亲在郑州住院做手术,我向单位请了两天假,临走时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虽然她反映的情况不是特别要紧,但我明白,自己身上担负的是新闻人为市民服务的职责,于是采访完才动身。

“新手妈妈”编辑之路再出发

姓名:郑绪旻

职业:编辑

从业时间:5年

编辑是一个昼伏夜出的职业。乍一听,这是不少夜猫子都会喜欢的工作,可以睡懒觉啊,但是个中艰辛却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5年前,怀着对这份职业的喜爱和崇敬,我正式成为一名编辑。没有夜猫子们想象的精彩,常态就是对着电脑修改稿件,斟词酌句、推推敲敲,虽寂寞,但我甘之如饴。

今年初,我成为一个新手妈妈。休完产假第一天上班,熟悉的工作又让我找回了自信,虽然暂时不用手忙脚乱地对付小宝宝,但编辑的工作注定了一坐下就站不起来。第一天上班,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七点,我家红豆是一个不喝奶粉的小孩儿,那一刻正饿得哭声震天。走到楼下,红豆的哭声已让我心疼不已。晚上八点,返回单位继续工作,再回家已经是深夜11点。对于几个月的小婴儿来说,七八点是他们的睡觉时间,可我的红豆却一直在等我,妈妈不回家她就不睡觉。我一度担心如果晚上11点红豆还不能进入深度睡眠,将来长不高怎么办?忧心呀。

编辑的工作就是这样,晚上基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我所见到的前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我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让我无法放弃。妈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榜样,作为一个新手妈妈、一个年轻编辑,有时候孩子确实照顾不到,但是我要成为孩子眼中热爱工作、积极生活、不懈努力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漂亮妈妈。

不带走一个问号

姓名:尹家祥

职业:编辑

从业时间:17年

别人常常问我“在哪里上班”,答曰:报社。接着,对方会抛出第二问:“是记者吗?”我说,其实我是一名编辑。而编辑和记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闻工作者。

来说说编辑干的活儿吧。收到记者的稿件后,字句推敲是基础,词典成为掌中宝;新闻要素核实很关键,反复沟通打电话;舆论导向、事理逻辑细思量,心中要有尺一把;当然,最烧脑的是拟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标题,常言道“题好一半文”,虽没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每天我也孜孜以求。接下来把稿件安排到版面上,签付印前不放过任何一个可改之处,下班回家确认不揣走一个问号,还养成了将付印样拍照的习惯。午夜街头灯火阑珊,心里轻松了不少,但版面上的元素仍在脑海里,走在路上还在“复盘”。第二天看到街头阅报栏前看报的读者,顿有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之感。

工作多年,寒来暑往,我编辑过“创优”、“双创”、爱心成就大学梦、湛河治理进行时、我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新春走基层等系列稿件,包括眼下正在进行的“创文”。我见证了鹰城成功创建旅游、园林、森林、卫生城市,见证湛河治理后变成河畅水清岸美的生态廊道,见证上千名贫困学子受到救助,也欣喜地看到很多老百姓反映的水电气暖、环境卫生等民生问题经报道后得到解决。晚报记录昨天,服务今天,而我是一名参与者,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天是记者节,这个节日与往年相比意义特殊,我有幸被评为2019年度平顶山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这份荣誉值得珍惜,也是对几千个夜班最好的回馈。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继续加油吧!

这份甜,是记者节最好的礼物

姓名:傅纪元

职业:记者

从业时间:20年

11月6日下午,师赛雅接到我的电话时正在设计图纸。8年前,这个贫困的农村女孩差点与大学失之交臂。

2011年7月的一天,接到采访任务后,我来到东环路蔬菜批发市场,师赛雅正在菜摊前卖菜,身材偏瘦,穿着朴素,将蔬菜装袋、称重,动作麻利,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准大学生。在与其父母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一家四口是鲁山县马楼乡马村人。在一次玩耍中,师赛雅的弟弟被严重烫伤,为给弟弟治病,一家人借遍了亲戚朋友,师赛雅还曾一度放弃学业去打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的那个暑假,师赛雅除了帮父母卖菜,还找了散发宣传页、家庭保洁员等临时工作。

短暂的接触后,我被师赛雅身上那种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劲头所打动。当天,我写下一篇报道,8月底在晚报举行的“爱心成就大学梦”助学仪式上,师赛雅受到爱心人士资助,顺利进入大学。

多年来,我一直同师赛雅的父母保持联系,关注着她的成长。进入河南师范大学后,师赛雅在学校勤工俭学,寒暑假外出打工,做过导购员、导游、组装工人、服务员等。2015年,师赛雅成功考上湖北大学研究生,享受每年8000元的奖学金和生活补贴。

11月6日下午,电话接通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师赛雅告诉我,7年的大学生活让她活出了精彩,也收获了爱情。去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和男友去了北京,男友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她在一家大型智慧企业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收入稳定。明年春节,她将和男友一起回鲁山老家结婚。说起8年前的往事,师赛雅依然很动情,她说:“我很幸运,晚报帮我圆了大学梦,我才有机会去改变命运,感谢帮助过贫困学子的爱心人士!”

用手中的笔写出有温度有力量的稿件,是我不懈的追求。而师赛雅的人生之路让我意识到,自己笔下流淌的还有爱与责任,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与快乐。

本版图片由李英平摄

王辉、王春霞、牛超、王桂星图片由本人提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