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郑家三姐妹的散文情缘
俩轿车路口 “抵头”相撞
文艺家采风 助力鲁山脱贫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9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家三姐妹的散文情缘

今年夏天,郑喜艳(左)与二姐郑喜梅(右)在秦皇岛合影。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王辉

近日,第二届国际东方散文奖颁奖仪式暨全国散文作家金秋笔会在甘肃省天水市落幕,我市作家郑喜艳的散文《春风沉醉的晚上》在笔会上荣获优秀奖。

今年50岁的郑喜艳是我市高新区遵化店镇政府的一名普通干部,中等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健谈、博学。10月27日下午,她来到本报采访部接受了记者采访。

初中与散文结缘 读书行路忙充电

郑喜艳原籍叶县农村,上初中时,作文经常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与点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她的散文《眼睛》曾刊登在叶县教育局的内部刊物《小苑》上,她因此获得5块钱稿费,这是她第一次领取稿费。当时,5块钱对一名初中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从此,她便与散文结缘,“灵感一来,就要挥笔写一篇”。

参加工作以后,郑喜艳的业余时间都花在读书、写作和旅游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她的人生目标,“现在除了新疆和西藏,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我都去过了”。旅途中,每到一地,她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写下了一篇篇游记,如《逍遥行》《梦回绍兴》等。“巍峨的山脉,连绵起伏,在蓝天丽日里静默,山不言语,却感受到它的伟岸庄严,挺拔秀美……”这是游览西安曲江楼观时,郑喜艳写下的散文《大美楼观》(见2017年《东方散文》)中的一段文字。

2016年10月,郑喜艳的散文《古人的优雅与浪漫》参加《东方散文》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夫之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在6300余件作品(含小说与诗歌)中脱颖而出,夺得征文大赛散文类作品二等奖,她本人也成为该杂志社首批13名签约作家之一。谈及此事,郑喜艳说:“在全国这么多参赛作品中获奖,我很激动,能成为杂志社的首批签约作家,这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

广交朋友长见识 笔耕不辍成作家

几年来,郑喜艳利用业余时间写下数十篇散文作品,有六七万字,内容包含游记、叙事抒情、人生感悟、戏剧电影观感等,分别刊登在《东方散文》《东方文学》《罗塘》等杂志上。

10月20日,郑喜艳来到甘肃省天水市参加第二届国际东方散文奖颁奖仪式暨全国散文作家金秋笔会,其间受邀游览了天水市大地湾遗址、伏羲城、女娲祠等名胜古迹。

因为写作散文的缘故,近几年,郑喜艳几乎每年都会应邀参加一两次杂志社在全国各地举办的采风活动,这拓展了她的生活空间,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也让她广交朋友,结识了凌鼎年、阿慧等一批知名人士。她虚心向散文名家学习,与他们切磋、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年前,郑喜艳被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文学青年学会会长安建功说:“郑喜艳对文学很虔诚,她喜欢旅游,擅写游记散文,其作品清新秀丽,给人以小家碧玉之感。另外,她待人热情,很有亲和力。”

姐姐妹妹齐上阵 直抒胸臆作散文

郑喜艳在家中姐妹四人中排行老三,除她的大姐因早年辍学不会写散文外,她的二姐郑喜梅(57岁)和小妹郑春燕(45岁)都擅长写散文,且作品多次发表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

昨天上午,郑喜梅告诉记者,她是叶县盐都街道草厂庾村的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前,郑喜梅教学任务繁重,前年退休后,她在家中一时无所事事,妹妹郑喜艳就鼓励她写文章充实生活。同郑喜艳一样,郑喜梅在中学时代文科学得好,作文时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妹妹的支持下,她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写作散文,用手机“率性而为,一气呵成”,然后再把自己的“作品”发送到郑家内部微信群中供兄弟姐妹或晚辈阅读交流。退休一两年,郑喜梅写下了十几篇反映亲情、师生情之类的散文,妹妹郑喜艳、郑春燕看到她的部分散文后,积极向《东方散文》杂志社等刊物投稿,没想到居然发表了五六篇。

郑春燕在姐妹中排行第四,目前在洛阳政法系统工作。同两个姐姐一样,她也很喜欢写散文,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洛阳当地媒体及省内外政法系统报纸杂志上。她的作品质量与数量,同两个姐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