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开历史,遇见梦想
社区“模范墙”传播正能量
大风起 气温降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9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余年间潜心创作,刘玉全出版两部长篇历史小说
打开历史,遇见梦想

刘玉全
 

□本报记者 王春生

刘玉全最近的退休生活颇为轻松,他耗时九年潜心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有为风云录》近日出版发行,捧读自己的心血之作,他如释重负。

这本长达34万字的作品,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很重,他认为这是他进行写作以来真正能称得上文学作品的一部小说。

今年65岁的刘玉全年少时就喜爱文学,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有着一个文学梦。然而真正涉足文学创作,是在中年之后。

退休前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刘玉全如何会对较为冷门的历史小说创作产生兴趣?深埋心底的文学梦想,又如何照进了现实?

懵懂的文学梦

10月19日上午,经刘玉全一位朋友的引荐,记者在市工人文化宫附近一居民区见到了刘玉全。中等身材,花白头发,这是个精神矍铄的长者。

“我现在能坚持写作,可能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在刘玉全家中,他边说边从书房里拿出自己的两部大部头著作,一本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康有为风云录》,一本是2008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35万字的《大清幼童留洋记》。

刘玉全老家在许昌市襄城县。在他的记忆里,县城所有书摊上的小人书几乎被他看了个遍。父亲在县城教书,他有机会读到不少书。“那时候对书本有一种痴迷感,看着看着就会掉眼泪。”他直言那时候有着懵懂的文学梦想,但没能写出点什么。

1970年,刘玉全初中毕业到市区打零工。烧过锅炉搬过砖,卖过菜,卖过肉,很多活儿都干过。他形容这段日子是“四处流浪,像高尔基一样”。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刘玉全顺利考入了平顶山师范政文班学习,次年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师专。在泡图书馆期间,他读了史学家舒新城的《近代教育史资料选编》,对晚清百余名幼童前往美国留洋一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小孩子在国外如何生活,生病了咋办?官派留学生为什么夭折?”他甚至有了写写这批留洋生的梦想。

重拾文学梦想

刘玉全的文学梦一搁置就是很多年。

1980年,刘玉全从平顶山师专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矿务局建井一处中学教语文,4年后又到市农业银行工作,熟练掌握金融业务后,他才有闲暇考虑撂置多年的文学梦想。

2001年前后,刘玉全开始搜集晚清留洋学生资料,为创作做准备。为此,他专门买了台打字机,“光打印出来的资料就有很高一摞子,超过我的个头了。”他伸手在头顶比划。

他甚至回到20年前就读的平顶山师专,从学校借回他曾读过的那套《近代教育史资料选编》,重新研读。

在他看来,那段留学历史是中国留学事业的开端,曾经涌现出有着留学之父之称的容闳和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等诸多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很感动人,影响了一个时代,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段历史,我要把它写出来,我感觉我有能力写出来。”谈及创作初衷,他情绪有些激动。

怀着一腔热情,他用了六年时间完成第一本书的写作。2006年完稿后,我省一家知名出版社及珠海出版社都决定要给他出书,最后,他选择了后者。2008年,他的第一本书《大清幼童留洋记》由珠海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当时读各种文献资料,读中写,写中读。刚开始写时没想到会写成长篇,写几章后就刹不住车了。这应该是题材本身决定的。”对于写作中的感受,他说道,“写作是很艰辛的过程。但写出来了,觉得很值,曾经的艰辛都忘记了。”

梦想照进现实

第一本书出来后,刘玉全有了继续创作的信心,但一时并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也不知从何处着手。

2008年,清史研究所与广东社科院在广东举办康有为诞辰150周年纪念研讨会,刘玉全因为写过《大清幼童留洋记》,对容闳晚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来往密切的史实很有兴趣,就撰写了论文《容闳与康有为》,并受邀参加这次研讨会。

在这次研讨会上,上海大学教授马洪林先生发布历时多年编撰注释的《康有为全集》。听马先生谈及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都参与了戊戌变法,但如今有以谭嗣同为主角的历史小说,有以梁启超为主角的文学作品,但关于戊戌变法真正的核心人物康有为的文学作品还没有,刘玉全与他约定,撰写一部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的历史小说。

让刘玉全没想到的是,这次研讨会后,马洪林先生不断给他寄资料、文献,写信鼓励他早日创作这部小说。刘玉全也阅读了不少学者、专家的专著。他随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没了书皮的茅海建的《戊戌变法史事考》,上面随处可见他阅读时做的批注和心得,“这些书原来都是新书啊,都是我给翻烂了。”

尽管此前有过写书的经历,刘玉全开始写第二本书时仍感到无从下手。“有时候坐在电脑前,个把小时敲不出来一个字,不知从何处入手,用啥题目来表现,上下如何衔接,如何跟主线吻合,这确实很煎熬,真的是很艰辛。”谈及刚开始写作时的窘况,他摇头苦笑。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他仍没有贸然下笔。直到2009年的一天,他决定从戊戌变法的前夜写起,以此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康有为当时的行为,史学家们都是冷静地叙述,我应该是满怀激情的,让他在书中活起来。”对塑造人物时更多运用白描手法,他坦承受了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影响。他笑言,每当写到剧情激烈处,“李自成跟张献忠在谷城中相见的场景就会在我脑海中出现。”

2014年,已经60岁的刘玉全正式退休,他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这本书的写作中。直至2017年年底,长达34万字的书稿全部写完。

八九年的写作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如今,手捧前段时间出版的这本《康有为风云录》,刘玉全感慨地说,这本历史小说在他心目中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他的一部文学作品了,而他多年前就有的文学梦想也终于“照进现实”,他觉得为此所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

“我的文学、史学才华都不如人家,但我会用执着和专注弥补。”刘玉全的文学梦想显然没有就此止步。他透露,他的下一部长篇人物传记已在筹备中,他如今最想写的人物是中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越调戏剧大师申凤梅先生。“她是我心目中的‘平民戏圣’,我有信心把她写出来。”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