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春风十里商酒务
小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9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风十里商酒务

 

□张劭辉(河南洛阳)

从未想到,“如沐春风”这个看一眼就让人全身暖意心生欣喜的成语,其典故竟来自于我的故乡。

春回大地,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平顶山市宝丰县。一路上,绿油油的麦田镶嵌着黄色的油菜花,如此丰沃如此浓墨重彩,仿佛是风在肆意泼洒着油彩。

返乡前,一位研究司马光的老先生打来电话,委托我到宝丰县商酒务镇探寻一下北宋春风书院遗址——宋朝理学家程颢曾在此讲学传道,理学得以发扬光大。

商酒务镇是我少年求学的地方,我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熟稔于心,但当老先生说到春风书院时,我还是愕然了,只听说过仪狄造酒,哪有什么春风书院?查阅资料后,我为自己对故乡的浅薄认识而汗颜,也对这次返乡有了不同往常的期待。

商酒务离不了酒,程颢讲学也离不了酒。穿行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如同翻阅宝丰悠久的历史,我在寻找着酿造中华第一壶美味之人——仪狄。地理图志书《星野图考》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于汝海之南,应邑之野。”

应邑之野——西周早期周武王之子应叔的封国——古应国(今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市区、叶县、郏县、襄城县一带)。在古应国贵族墓群中,曾发掘上万件文物,酒器、酒具多达3000件,由此见证了古应国豪华的酒礼文化。

作为炎黄文明的肇始——尽管古应国文明早已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但其酒礼文化却承前启后、源远流长,至今兴盛不衰。

北宋时,因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颇负盛名,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奉敕赐名宝丰县,意为物宝源丰,宝货兴发。

从仪狄在夏舜帝时酿的第一壶“旨酒”,到商朝更名为“商酒”,再到汉时“春风酒”,及至宋时“宝丰酒”,中华酒礼文化有多悠长,酒香有多浓醇,宝丰商酒务镇的历史便有多厚重!

商酒务位于宝丰县城西北部,宛洛古道穿过村中的麦田伸延向苍茫的远方。宋时,商酒务归于汝州治下,汝州有十酒务,商酒务占七成,朝廷便将原春风寨更名为商酒务,延续至今。造酒鼻祖仪狄便居住在商酒务村西南角的金家泉边。甘甜的金家泉水源源不断,仪狄用金家泉水酿制的白酒代代相传,成了商酒务村的传世之宝。商酒务的村民自编了《村语》刻在石碑上:“村旁古遶金家泉,禹凿商开流不断。冬天热来夏天寒,流经寨子润姜园。仪狄村祖秘方传,福我境地醴甘甜。上有千载衍后代,天赐神造袭平安。”

为了纪念造酒祖师仪狄,商酒务村每年有两大庙会:一次是农历正月二十八,一次是农历九月初六。正月二十八是仪狄诞辰日,九月初六是仪狄的忌日。从2012年开始,“中国酒祖仪狄文化节”在商酒务已连续举办了七届。

根据史料记载,唐宋是商酒务的鼎盛时期,十里长街、七十二坊、千家立灶、万户飘香、酒旗似蓑、车马载运、舟楫塞河……

酒旗似蓑、万户飘香——漫步在金家泉边,置身于熙熙攘攘的集市中,我想象着昔日的商酒务,街巷屋舍无处不弥漫着浓浓的酒香,正是这份醇厚,才酿出李白“元子合逸趣,而我饮清芳”的诗句,才牵惹出元好问“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更需三百杯”的豪情……

元好问诗中的“春风”即“商酒务”的曾用名——春风寨。相对于枯燥的史典,我倒更喜欢这藏在诗词歌赋、野史杂记中的历史痕迹,如流传在商酒务的千古佳话“酒务春风”。明正德《汝州志》记载:“百尺楼台数里环,醉乡深处酒贤关,千家春散陶巾里,万斛愁消毕瓮间,远近旗帘如上箬,依稀风景似中山,我思监正因过此,分得余春上笑颜。”

“监正”,宋代大理学家程颢的官称。宋元丰六年程颢被朝廷派往汝州监酒,官署就设在商酒务。好友司马光写诗《送伯淳监汝州酒》记之:“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出处两得意,是非皆自知。”

宋代闻名遐迩的理学传播圣地“春风书院”,就建在商酒务南海子。南海子位于商酒务南端金家泉至浣河流经之地。浣河流经金家泉又折向北环绕村内,之后,顺着南大街西沿向南出村,流水圈出的岛地被村民称为南海子。

程颢监酒之余,在南海子的岛地上建了几间房子,房子四围种满了荷花,还建了一座小桥。过了桥,便可看见院门上挂着的“春风书院”匾额。今天追寻理学形成的轨迹,不难发现,程颢在春风书院讲学的几年,也是理学得以光大的几年。曾在春风书院拜师的宋嘉祐进士朱光庭就有过这样的感言:“我听先生讲授,如同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这个求学的故事,就是成语“如沐春风”的出处。

我的母校就坐落在浣河下游,多年前我每天都要沿着浣河边的小路上学,寒来暑往,流水淙淙。少不更事的我,从来没想到陪伴自己的这条细流,竟然是从一千年前的大宋涓涓而来;更不会想到,这是条文化的河流,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源远流长。

斯人已逝,今日我却试图穿越历史,寻找昔日那些盛开的荷花,那些随风飘拂的杨柳,那穿越在水上花间的朗朗讲学之声,以及在春风中久坐的感受……

而我发现,当我置身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之间时,有些事情总是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当年的汪洋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无从寻觅,如今的南海子已成一片陆地,曾经鱼翔浅底的浣河也已干涸……我被告知,面前这个用围墙圈起的小学校就是“春风书院”旧址。

校园里,孩子们不顾天上飘着的雨丝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天真无邪。我仿佛看见少年时的自己——常常拿着一本书,坐在浣河边,背靠垂柳,手不释卷,如痴如醉。那情那景,不正是如沐春风吗?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