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历史
母亲病了
父亲·馒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病了

 

□吴桂霞(河南汝州)

“神不叫我穿衣裳,神不叫我吃饭。”看着满口胡话、烦躁不安的母亲,我知道她又犯病了,而且比之前略重些。于是毫不迟疑地安排住院治疗。适逢假期,高三的女儿也开学了,我的心全扑在了医院里。

前七八天,母亲烦躁且不会吃喝,一日六瓶吊液,药物加营养调理着。看着母亲被疾病折磨得如此瘦弱,我的心如刀割一样,但除了昼夜悉心护理,我不能分担一点娘的苦难,不能替她疼,不能替她饿,不能替她受罪。

医院里的日子艰辛而又悲凉。目睹那么多病患,那么多苦难,那么多社会百象。医生护士忙碌着,家属操劳着,病患难受着。大多数病患是老人。各种孝与不孝不时上演着。偶尔有哭嚎声传来,那是患者着急时对忧愁难受的一种发泄,看着母亲,我理解他们的不刚强和柔弱。母亲也会哭也会闹,会使性子发脾气,而这时候儿女的耐心温存理解是最大的孝。

考虑到自己放假在家,就想借此时机多尽尽孝。反正不管身在哪里,那颗心总在母亲身上。有时累了熬不住了,大妹、大外甥女会来轮流替换。

弟弟、弟媳、小侄儿回来了。母亲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也不烦燥了,会吃提子、蛋糕,也能吃些水饺了,尽管咽得不顺畅,但这已让连日来揪心的我松了一大口气。有什么比看到母亲会吃东西更让人开心呢?不吃东西的娘让亲人心疼,让医生发愁。

“办出院,办出院,又是一群孩子没人管。”听到医生对护士无奈的指令,我心疼那位出院的老人,同时又欣慰母亲的幸福。虽然病魔无情,但母亲同之斗争的时候,我们兄妹五人尽各自最大的能力做好了最强大的支撑和后盾。

尽管偶尔会心烦,但不离不弃的陪护和照料也是孝行的一种表现。

母亲的病日渐好转,有听戏的心情了。输完液,我把手机上收藏的戏《鞭打芦花》《惊蛰》《玉堂春》《四郎探母》放给她看。有病患围了过来,她们分享着交流着鼓舞着,母亲的脸上有了一抹平静柔和的微笑。这时候,我侧坐一旁,捧一本书消几分愁,在医院也算一道别样的风景。

母亲的病房在三楼。一日里,母亲总要到一楼转几圈,在一楼的空床上躺会儿,起来转转,再躺会儿,再转转。我拿一本书,跟着,边看书边留意着她,给她一分安全,给自己一分恬淡。

农历三月二十二,是母亲七十二岁的生日。满头花发是母亲操劳的见证,微弯的脊背是母亲辛苦的身影。劳苦一生,疾病满身,可怜她身体羸弱,腿脚不便,生活因此多了些许束缚,少了几多自由。

理解她的烦躁吧!孝顺她的无理吧!坚强了一生,操劳了一生,为儿女遮了一生风雨,多难之际,我们做儿女的,多点耐心、宽容和仁爱,像小时候淘气时母亲对咱那样,互换角色报答母爱的天恩吧!

人都有垂暮之年,慈母世上多,孝行持续难。娘是咱们的念想和期盼,是咱们幸福感的源泉,是咱们的根魂牵绊。有亲可孝也是一种幸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更令人感慨神伤。

该出院了,弟弟说去他那儿,哥哥说去他那儿,这份心意是我们家引以为傲的精神,那里面闪耀着金灿灿的孝道光芒,这是传给子孙们最有意义的财富。

小孝治家,家安宁!大孝治国,国昌盛!愿孝道文化成为我们家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如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明月,夏天的凉风,冬天的瑞雪般四季怡人,祝母亲平平安安,长寿百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