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日取暖的故事
心之所安,方为我城
小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9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日取暖的故事

 

□曲令敏(河南平顶山)

戌狗即将退场,亥猪哼哼走来,连日雪飞,满目清寒。广场上的红梅果然能老大,冰雪沁骨,嫣然开出一树一树娇红。只叹这花色依旧,人已不是去年人。四季序替,最易生沧桑之感,唯有陈年旧事涌上心来,不褪色的清晰如昨……

小时候冬天真冷,脚手冻烂是常有的。

农村的房屋窟窿八下,那雪叫贼雪,西北风哨子一样吹,雪花潜进麦秸或是芭茅苫的房坡钻进来,屋里屋外的气温差不了多少。别说人了,连鸡都被冻得缩起一条腿咕咕叫个不停。抱着火筐坐在被窝儿里倒是能抵挡寒冷,可织布、纺花、穿筐、捏篓、纳鞋底儿的活儿总得有人干吧?

写作业的孩子冻得受不了,当爹娘的就去院里的柴火垛上抽些柴草,点一堆明火,大人孩子一边烤,一边说笑。若是柴湿,满屋子烟呛得人眼泪直流,奶奶边咳边说:“烟暖房,屁暖床。”

有心的人家,早早地备下了柏子壳或是打家具盖房时存下的锯末,这是最好的装火筐、焐火盆的底料儿,火旺,耐熰,无烟,还香。若没有这些好东西,米糠、麦糠、玉米芯子、高粱壳子,焐上也能管一天。再不济,就去葛巴草窝儿里扫些碎草叶子,烧烧续续也行。

清寒的乡村不知道手炉、脚炉、壁炉。所谓火盆,就是将大小合适的瓦盆扣在地上,一层一层往上糊加了麦草的泥,等到泥半干,揭下来放到通风的地方阴干就成了。火盆是有吃奶孩子的人家必备的,除了烤火取暖,主要是烤尿布和小孩儿尿湿的棉裤。火筐倒是家家都有,无论红色、灰色,有釉的没釉的,大都是民用粗陶,最讲究是拿草帽辫儿顺着火筐系儿印一溜花纹。

焐火筐,是清早做饭的祖母或是母亲的活儿。先在火筐里装上柏子壳、谷糠,盖一层灶膛里烧得红彤彤的柴炭,放院里冒冒烟,就可以叫老人、孩子起床了。

记得有一年,河里结了冰,公社批给我们大队两吨煤,救济没柴做饭的困难户。说好开班子会研究,其他人早早去了大队部,最守时的支部书记老胡却干等不来。直到快中午,他才一瘸一拐来了。事先摸过底儿,一竿子插到底,把煤分到户,差不多下午三点多了。这时和老胡同村的人说了实情:他来开会的时候,看见老胡正往大槐树上爬,下大雪,家里缺柴,每天一顿饭已经吃了好几天了。老胡迟到那么久,走路一瘸一拐,肯定是上树摔的……

大家七嘴八舌,说老胡家是标准的困难户,为啥不报呢?他摇摇头,说:“俺家有棵大槐树,湿树枝能烧,不算困难户。”说着立马转移话题:“小余,快去屋后弄点槐树枝儿,烤烤暖和了回家!”也就是那天我才知道,除了有油的松枝儿、柏枝儿,槐枝儿也是从树上撅下来就能燃着的。

虽说农家的日子苦寒,也不是家家都无隔夜粮。我的祖母和爹娘,一年到头儿手脚不闲。天阴下雨不说,无论春秋冬夏,家里的织布机没闲住过。棉花变布,布换棉花,赚了线,织成床单去街上卖,是一笔不小的进项。不让换花的年月,父亲穿锅盖、穿草筐,母亲做鹰嘴跨鞋,卖了钱,籴大米、绿豆、谷子回来,饭锅里的内容就会丰富很多。平日下地干活,别人歇时我的爹娘不歇,薅草、拾柴、刨葛巴草根儿。保证一家人有衣穿,有饭吃,夏天不露皮,冬天不挨冻,这是当家人与生俱来的责任,父亲母亲把这看得天大地大。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冬天》里有经典的八个字:“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意境深远,如古人水墨,洞开悠悠岁月。只是这一个“闲”字,不是升斗小民能享受得起的。这样的景象,也只有除夕夜才会昙花一现。

大年三十儿,贴春联,挂高照,炖、炸、蒸、煮以毕,一家人才能清闲下来。火盆里的木炭烧得旺旺的,老老少少围坐在堂屋里熬年儿。每到这个时候,我就缠着祖母讲古经,祖父、曾祖父、前后院的叔伯妯娌,哪家哪院,哪年哪月,啥事儿她都记得有根有秧。最好听的是“瞎话儿”:除夕夜是各种精灵宝物大迁移的时辰。白兔、白羊、白猫、白狗、白狐狸,那些仙家三三两两,在大路小路上过,人若遇见了,赶紧背过脸儿装没看见。如果不小心冲撞了它们,一年的好运就被它们带走了。

还有何首乌娃娃的故事:从前,有个老员外,一辈子积德行善,年过半百还没有一男半女。有天晚上,夫人坐在灯下剪鞋样儿,忽然听见银铃似的笑声,一个三岁娃娃迈过门槛走了进来。大冷天,浑身上下就一件绿遮巾儿。夫人赶紧脱下自己的小棉袄给他披上。小娃儿白白胖胖,一双大眼虎灵灵的,一口一个娘,叫得夫人心里甜丝丝,就把备下多年没地儿用的小孩儿衣服全拿出来给他穿。从那儿以后,每到天黑胖娃娃都会来陪伴夫人,只有一点,两头不能见太阳。问他家住哪里,他笑而不答。后来夫人想个办法,趁他再来的时候,偷偷把一根带着红线团儿的针别在他的遮巾儿上。天明顺着红线一追追到一片大树林里,好大一蓬何首乌!针就扎在何首乌的主根上。员外请人往下刨,果然刨出一个何首乌娃娃!抱回家敬着养着,过了几天,何首乌娃娃知道跑不掉了,就幻化出人形,乖乖地做了他家的儿郎……

蓝莹莹的木炭火跳动着,原本就是精灵的舞蹈,丝丝丛丛长在人心里,多少年过去,依然摇曳生香,让人着迷,让人沉醉。

鞭炮声响起来,我揉着眼睛进屋睡觉,放在床头的新衣服、新纱巾,还有床下的新鞋、新袜子,凉凉地散发出没挨过身儿的新棉布味儿,那是最锐利的年味儿……

如今有了电暖、水暖、气暖、智能化红外取暖器等,火筐、火盆之类已成了文物,一家人围火闲话的情境,也已沉寂在邈远的岁月深处几不可闻了。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