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日美
三进大别山
燃起希望之火
小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进大别山

 

□高淮记(河南平顶山)

我进过三回大别山,前两回是真。最近一回是做梦,没到过的地方,做梦一般是做不出来的,所以也算作一次。大别山相当出名,这里曾是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又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传奇,所以也就家喻户晓了。

中国的山脉众多,雄险秀幽,巍峨奇峻,宏伟壮丽。大别山,说不上出类拔萃,但是大别山这个名字别致得很。出于好奇,查阅典籍,追根溯源, 我找到了大别山名称出处。它来源于我国第一部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此山所大别者有二:一是水的流向有别,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二是山之南北,气候环境截然不同。山南麓的水流入长江,山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凡山必有故事,大山大故事,小山小故事。大别山绵延数百里,故事连故事,从古到如今。大别山,是一部耐读的大书。相传,汉武帝祭祀天柱山时经过大别山,当他登上主峰后,观赏南北两侧的景色,不禁感叹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说此山之大果,别于他山也。随行的司马迁记录之,于是大别山由此名声大振。相传东汉的汉明帝刘庄,为了铭记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国传播佛教,在黄河流域的洛阳兴建了白马寺,为了在长江淮河流域也弘扬佛法,又命名大别山主峰为白马尖。“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一说,自此而有。大别山的名字,很有特点,主峰叫白马尖,海拔1777米。附近的主要山峰,只要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前三位的白马尖,多云尖,天河尖,三峰鼎立,成品字形。古诗有云:“岩石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

第一次进大别山,不是去旅游。1990年的初夏。市里组织考察团赴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采他山之石,考察学习那里扶贫开发的经验,我有幸随行前往,至今记忆清晰。在河南商城,我写了“一村一品话商城”。“穿行在万绿丛中,一簇簇新农舍,红砖红瓦红脊,小伙们身着红背心,茶园里风摆红裙子,商城人似乎特别喜欢红色,因为这里是红色苏区。”在安徽金寨,又写了“金寨三日梦也绿”。“四面青山环绕,中间碧水穿流,纵横街道隐于绿荫之中,迭起的高楼矗立于史河两岸。在这里,看不够一色的绿,浓绿是栗,淡绿是竹,嫩绿是桑。”“人在图画中,都成画中人”。“金寨之行,仿佛品尝了一首绿色的诗歌,享受了一曲绿色音乐。”在湖北英山,来一个“青龙白龙英山舞”。 英山,青的是茶叶,白的是蚕丝。“村前一洼水凼凼,鸭子浮在牛背上,头季稻子收割,二季秧苗下田,姑娘们云雾里采茶,婆娘们热日下摘桑,户户家家,一派的忙。”28年过去了,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里频频出现。另外,有几个数字也挥之不去。战争年代,商城有5万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金寨为国捐躯的人接近10万之多,出了59位将军。金寨原本属河南,后划归安徽,曾经叫过“立煌”县。抗战时安徽省政府曾搬到这里,可见此处之险固。英山茶好丝好温泉热,是国家冬季水上项目培训基地。我上过十米跳台,就是不敢往下跳;我沉到过水底,差一点儿没有浮上来。

岁月如歌,歌声如诉。岁月如水,水逝不复。梦回大别山,当于情理之中。然而,2016年第二次到大别山,不是做梦,而是真的,这次去了河南的新县。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新县原来不过是一个新集镇,与金寨县曾叫过“立煌”县相似,这里曾叫过“经扶”县。立煌,即卫立煌。经扶,即是刘峙。“立煌,经扶”都是国民党为分化围剿鄂豫皖苏区而设,为大别山的历史留下了十分暗淡的一笔。然而,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光芒,永远闪耀在历史长河中。新县是黄麻起义的发祥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是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区域。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这里唱遍全中国。新县先后诞生和养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县是刘邓大军的立足地和后方基地,为大别山的历史书写了灿烂一页。革命战争时期,全县人口不足10万人,牺牲了5万5千,出了43个将军。许世友将军的墓,由91块扇形的花岗岩砌成。九九归一,看来此言不虚。人生于天地之间,活于情理之中。第二次走进大别山,感慨万端。近日,梦进大别山,当然也是必然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