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国内·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亲口承认基因编辑婴儿已出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8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建奎现身香港一小时
亲口承认基因编辑婴儿已出生

贺建奎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编辑峰会上接受采访
 

据《新京报》报道,昨天中午,贺建奎出现了,伴随上千双追问的目光。

72小时之前,这个名字还鲜有人问津。

如果不是三天前的一篇新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场风波,这位科学家当时应该刚从香港大学李兆基会议中心的千人大会堂内离开。然而这场被外界评价为“疯狂”的实验,把他困在全世界的目光中。

A

现身后称“我必须道歉”

亲口承认双胞胎已出生

昨天中午12时50分,贺建奎穿着浅色条纹衬衣、黑色西裤,提着棕色的公文包,快步从走上舞台。舞台很大,站在红色的背景板前,贺建奎低头整理讲稿。工作人员为他调整话筒,他侧头小声说了一句“Thanks”。

台下悄然无声。人们试图从贺建奎口中听到答案:被改写基因的孩子怎么样了?

他停顿了几秒,双手轻轻扯了扯自己的衬衣下摆,“谢谢,首先我必须要道歉。”

有生物界人士称,在贺建奎之前,很多研究者都做过基因编辑的实验,但被贺建奎命名为露露和娜娜的这对双胞胎婴儿,在还是胚胎、没有被植入母亲子宫时,基因就被编辑修改了——让修改过的胚胎完全发育直到诞生。

人们想从他口中得到真相和解释。

贺建奎发表演讲时称,共8对志愿者夫妇进入试验,有1对中途退出,均为父亲HIV阳性,母亲HIV阴性,研究团队对大约30个胚胎中的70%进行了基因编辑。

现在,露露和娜娜已经健康出生,“检测之后发现结果符合预期,两个基因序列得到预期效果的改善”。贺建奎表示,虽然基因测序发现了一个潜在的脱靶风险,但是距离其他的基因都很远,“之前我们发现过这个问题,也告诉过婴儿的父母”。

但,孩子的选择呢?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翟晓梅曾通过媒体质疑“为何直到孩子出生,公众才知道这项研究的存在?”

贺建奎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只说,孩子家人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我们并没想要控制孩子未来的生活,他们的未来可能有不同的潜力可以发挥出来。”

B

自认为能够帮助百万个

可能感染潜在艾滋病的人

事情似乎出现了悖论。

曾有科学家提出疑问,这对双胞胎的父亲是艾滋患者,母亲是健康女性,本就可以通过更为安全便捷的方式避免感染上HIV,为什么还要通过基因编辑,来承受未知的风险?

这是一个逃不开的问题。11月27日,有媒体在南科大贺建奎研究室官网发现了志愿者知情同意书。据知情同意书披露,项目经费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项目目标在于“生产”免疫艾滋病毒婴儿,研究团队将对婴儿进行至少18年的健康随访。

此外,同意书上还显示,项目组承担了每对夫妇28万元的试验费用。

实际上,贺建奎的实验对象都来自“白桦林”,一个总部位于北京,专注艾滋病人帮扶的公益组织。组织负责人白桦称,去年5月,贺建奎曾公开招募受试者。得知项目免费,近两百个艾滋家庭前来报名。

白桦称,艾滋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并不能在国内进行试管婴儿手术,而想要彻底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去国外至少需要数十万的花费。

贺建奎没有回应太多资金的问题,他提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说,他曾去过艾滋病村,有30%的孩子都感染了艾滋,这一情景令他震惊。而他现在做的事,能够帮助百万个可能感染潜在艾滋病的人。

C

接受记者提问:对自己的实验“很骄傲”

从现场看,争议并没有对贺建奎产生太大影响。他说,对自己的实验“很骄傲,我是在挽救生命”。

贺建奎说,“后续我们将会对两个孩子进行治疗与跟踪,会倾尽全力抚养这两个孩子,对她们的下半生负责。我们有很多制度确保这项研究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在这两个孩子身上”。

至于是否会公开两个孩子的身份,他说“公开这些信息是违法的,中国法律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关于这对双胞胎的未来人生以及她们的家庭是否会受到影响,贺建奎回答说:“我们必须要考虑学术之外的问题,我们必须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不打算使用任何工具来控制她们的未来,孩子有自制力,她们会自然成长,要允许她们有选择的自由,要让孩子自身的潜力得到发展,追寻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有记者提问:“如果这两个是你的孩子,你会做这样的实验吗?”

贺建奎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也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会第一个实验。”

贺建奎的履历堪称光鲜。2006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近代物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莱斯大学读博,又前往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其间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斯蒂芬·奎克教授,从事基因测序研究。

早年接受采访时,贺建奎坚信“学者就应该坚守清贫”。然而,从斯坦福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贺建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改变也许源自他的导师斯蒂芬·奎克教授——他不仅是世界基因测序领域首屈一指的顶级科学家,还是拥有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权的亿万富翁。

后来,贺建奎说:“学者不一定坚守清贫才能有成绩,学术研究到商业应用,对于我来说才是最擅长的事情。”

昨天的会议最后,坐在舞台中央的贺建奎,不太合身的衬衣袖口几乎盖住半个手背。13时50分,贺建奎走下讲台。香港乌云笼罩,窗外落着细雨,人群散去。

谢幕后的贺建奎会做什么?无人知晓。然而,这两名女婴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无法回避无数目光。

D

科技部:“基因编辑婴儿”被明令禁止

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11月27日19时许,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声明,表示对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一事高度重视,同时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声明称,作为负责组织、领导学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的专门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愿意积极配合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联合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呼吁相关调查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结果。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27日在北京表示,获悉“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科技部高度关注,将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在进一步核实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给社会一个交代。

徐南平指出,科技部与原卫生部在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二款明确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徐南平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视该事件,“已经召开紧急会议,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核实情况明确定性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综合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相关报道)

E

美国莱斯大学

调查涉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美国教授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27日电(记者 周舟)针对有报道称美国莱斯大学一名叫迈克尔·迪姆的教授参与基因编辑婴儿研究一事,这家美国大学近日发表声明说,正在对该教授展开“全面调查”。

莱斯大学媒体关系团队主任道格·米勒在声明中说,这一研究引发“令人不安的科学、法律和伦理问题”,但莱斯大学“对这一工作不知情”。米勒说,有关的临床研究并未在美国进行,但无论研究在何处进行,媒体报道中的这项工作都违反了科学行为方针,不符合科学界和莱斯大学的伦理规范,“我们已开始对迪姆博士参与这一研究的情况开始全面调查”。

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研究人员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有报道称,迈克尔·迪姆参与了这项研究。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