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苦不算啥,不能让家塌了
昨晨大雾弥漫 郑尧高速平顶山段实施交通管制
电动铡草机“咬”人
机声隆隆 秋种正忙
奇!杜鹃深秋开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8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媳妇韩会霞:
劳苦不算啥,不能让家塌了

10月15日中午,韩会霞(右)和高平利用针管给患病卧床的婆婆喂食。
 

□本报记者 杨元琪/文 李英平/图

面对风雨飘摇的家,今年48岁的韩会霞选择了坚守。“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自己苦点累点不算啥,不能让家塌了。”这是韩会霞常说的一句话。

细心伺候婆婆

10月15日上午10点多,韩会霞在医院陪护完年近八旬的母亲后,还要回家伺候躺在病床上的婆婆。

“我看看婆婆咋样了,俺姐照顾一天了,她身体不好,该歇歇了。”韩会霞说,丈夫离世后,她与姑姐高平轮流照顾卧床不起的婆婆林桂莲。

据介绍,今年58岁的高平下岗多年,前些年还能打些零工补贴家用,近日患上了高血压和腰椎间盘突出,没法出去干活儿,就与弟媳一起照顾母亲。

韩会霞家住湛河区马庄街道华西社区南苑小区,一套面积不大的两居室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但打扫得很干净。

记者在她家看到,林桂莲插着胃管躺在床上,身下是防褥疮气垫,耳边的收音机轻声放着戏曲,床头上放着爽身粉和吹风机。林桂莲每次换过纸尿裤后,韩会霞和高平都会给她擦洗身体,然后用吹风机吹干,再抹上爽身粉和药膏,故卧床三年多来,林桂莲没生过褥疮。

厄运不断降临

1994年,韩会霞与丈夫高建华结婚,他俩当时都是原市制革厂工人。1996年,林桂莲偏瘫,当时病情不重,还能拄着拐杖走路。同年,韩会霞的女儿高星雨出生,全家五口人挤在两间平房里。后来,韩会霞与丈夫借钱买了现在所住的房子。

2005年,林桂莲的老伴儿高吉友罹患脑溢血,卧床近一年后过世。2006年,韩会霞的父亲也因病离世。2007年,高建华因心脏病在郑州做了手术,住院三个月花了18万多元,钱大部分都是借的。

“没想到第一次去郑州是给丈夫看病。”韩会霞说,当时丈夫病情危急,北京来的专家说做手术意义不大,还会有并发症,后期花费更高。但她不愿放弃,毅然让丈夫接受了手术。手术后,高建华一直在家养病,家里两个病号,压得韩会霞心力交瘁。

高建华由于术后并发症,于2009年患上了尿毒症,需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当时真是没钱了,不知道该咋办。说实话,我也想过逃避。”韩会霞说,制革厂倒闭后,她被分流到焦化厂,丈夫被安排到飞行化工集团。两家单位效益都不好,加上借了10多万元的外债,她心理压力很大,曾一度想过要轻生。2010年,田庄选煤厂招人,韩会霞被聘用后成为一名洗选转运工。工资待遇提高了,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14年,女儿高星雨考上了平顶山学院,选择了护理专业,就是为了能多照顾父亲和奶奶。

2015年农历正月二十九,韩会霞像往常一样去上早班,高建华去医院透析。分别时,她叮嘱丈夫路上要注意安全。当天上午8点多,韩会霞接到医生电话,说丈夫情况危急。她赶到医院后,丈夫已经昏迷。没来得及交代后事,他便撒手人寰。

“他走了,我感觉天塌了。”说到此,韩会霞泪流不止。

挑起家庭重担

丧子之痛令林桂莲备受打击,病情恶化,很快便卧床不起,吃饭只能通过胃管注射流食。虽然老太太不能说话,但头脑清楚。高建华去世后,老人不吃不喝,韩会霞拉着她的手说:“妈,你放心,我不会撇下你的。现在就剩咱们仨了,互相是个伴儿。”听到这话,老太太眼睛湿润了。

后来,有人劝韩会霞多为自己考虑,说老太太还有女儿,何必自己要吃这么多苦。韩会霞不以为然,反而更加细心地伺候婆婆,还向女儿学习护理知识。婆婆爱吃豆制品,韩会霞和高平每隔几天就会买碗豆沫,用榨汁机加工成流食让老人吃。

现在,韩会霞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婆婆屋里陪她说说话,老人逐渐能应声了。

为了照顾好婆婆,韩会霞多年来很少出远门。逢年过节或者有啥急事,她都会尽量当天去当天回。今年,女儿高星雨考上了政府公益性岗位,这让韩会霞感到很欣慰。

逢年过节,韩会霞的单位都会到她家慰问,尽量帮这家人解决实际困难。今年5月,韩会霞荣获市妇联颁发的“好媳妇”荣誉称号。

华西社区主任邱利刚说,20多年来,韩会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老、敬老的光荣传统,值得肯定。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