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四月天
做个平凡的读书人
杨静伟的柿韵画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8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静伟的柿韵画风

 

□赵黎(河南平顶山)

要读懂杨静伟的写意花鸟画也容易:大气中却又细致入微,恢宏中透出些许细腻;率性洒脱却又张弛有度,奔放中蕴含些许沉稳。我读他的国画,是在画境里品读一个激情涌动的心灵。

最近读到杨静伟画的一批柿子国画作品,我不禁为之一动,看得出杨静伟的作品来源于生活。作品既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传达出他对自然的移情和内化的审美观,在感悟自然的过程中驰骋激情,具有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

古来咏柿者甚众,因为柿子已成为中国特定的文化符号。如陆游的诗句“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叶茵的诗句“柿叶红如染,横陈几席间”,范宗尹的诗句“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蔡文范的诗句“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

柿子图,在国画题材中也属常见,为古代很多画家所喜爱的题材之一。在许多画家的作品中往往以 “如意图”等作为柿子图的题词,这与国画柿子的寓意有着极大的关系。柿子在国画中代表的美好寓意很多:火红的柿子象征着红红火火,一片丹心;因“柿”谐音“事”,古人便将诸多喜庆吉祥的内涵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柿柿如意”“四世同堂”“事事安顺”等。杨静伟笔下的柿子于是也被解读出“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的美丽意境。

杨静伟的柿子作品构图精巧,用笔大胆老道,运墨淋漓自如。火红的果实、粗壮的枝干与茂盛的枝叶呈现出大气磅礴之势。繁简呼应,疏密相间,留白处意蕴深远,浓重处沉稳练达,无一不彰显着画家丰富的人生经历,韵味绵长。而这种抒情的优美,恰恰构成了杨静伟的绘画风格,在自然流畅中跃动着生命的律动,以描绘的形式解说着浮躁现实中的超凡与宁静。也正是这种审美意趣,构建了杨静伟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完成了“天人合一”境界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画讲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杨静伟书法功底深厚,因而以书入画,相得益彰。写枝条则揉入章草笔法,凝重自然;写叶则类狂草,奔放洒脱;写花又转而以行书笔意,流畅可人;总体布局则取书法的错落,活泼新鲜。他着意追求写意花鸟的独特艺术内涵,讲究笔墨、用线的抒情性和韵律感;他以气入笔、由笔带墨、笔精墨妙、气韵悠扬,既有对传统笔墨的继承,又有对现代绘画语言的吸收,可以说是书法化了的立体画卷。人们常说书画同源,不仅是指工具材料以及技法的“同源”,更因为站在书画文本背后的是强大的同源的文化。没有了文化的支撑,也便失去了可资品读的人文内涵。

要想将所有的意象内涵展现出来,且营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特有意境,方法就是多研究“立意为象”“经营位置”“置陈布势”。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沉淀和总结出来的,形成了中国画创作上的客观指向。这一点,杨静伟做得较好,他最近画的一幅柿子国画作品《双栖图》,描绘了两只麻雀正在柿枝休憩的情景,枝头柿子红彤彤、泛着金黄的光泽,丰满圆润,硕大饱满,两只麻雀眼神同觅一处,不知在寻视什么,让人遐思无限。作品构图饱满、线条参差错落,用线疏朗、墨色淡雅、明亮,以色为主、晕染恰到好处,营造出静谧、邈远的意境,给人以寂静、昂扬之感。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在意识结构是以儒学的“以人为本”为道德内涵,以老庄思想中的“清静无为”“淡泊人生”“回归自然”为创作思维方式,以追求“真善美”为道德使命,将人的情思注入其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杨静伟用自己的艺术沉淀,把秋的华彩、收获的喜悦、美好的祝福都展现在自己的柿子作品中。所以,观赏杨静伟的柿子国画作品,虽然简洁,却有千般雅韵,万种风情。大有“似看秋风如画,如闻柿香入怀”之意,充满“一幅画面,半卷诗意”之美。

细赏杨静伟的柿子国画作品,你会感到,秋景在他的眼中,金柿在他的笔下,不是那种施粉妖艳的浓烈,也不是繁华散尽的清冷,而是洋溢着丰硕的沉稳和天高云淡的意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