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堂信箱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父亲是我永远的骄傲
公公,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岳父大人的关爱 永驻心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8年4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是我永远的骄傲

 

寄信人:赵桢

收信人:父亲

父亲大人:

您好!您在天堂一切都好吧!

您离开我们已经12年了,我们怀念您!您的养育之恩让我们终生难忘,您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时刻激励着我们。

1965年,当时的韩梁矿务局与平顶山矿务局合并,您之前是被借调到韩梁矿务局职工医院的,完全可以再回到当时的湖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而且我们姐弟仨还在武汉上学。但是,您放弃了回湖北的机会,来到平顶山矿务局总医院(现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工作,并且把我们姐弟从武汉接到平顶山。

您知道吗?幼年的我对此很不理解,也有一肚子怨言。后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慢慢地理解了您的选择。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您中午下班回家后,让祖母杀一只鸡,鸡是祖母为让全家人吃鸡蛋而养的,她虽然不舍得,但还是杀了一只。当时我也很高兴,因为已很长时间没有闻到肉味了。晚饭时,您用一个大汤盆盛出了多半的鸡肉,用笼布兜好让我送到外科病房。

您知道吗?当时,我很不愿意,但还是去了。来到病房,我看到病床上躺着一个皮包骨头、面色苍白的病人,几个农民模样的人在床边说话。得知是您让我来送鸡肉时,他们哭着说:“你父亲真是世上最好的医生,他不但曾经救了我们的命,还接济我们,今天又让你送来吃的,他的恩情让我们今后怎么报答啊!”听到这些,我也哭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您对患者那么好,不愧是一名好医生。联想到您生活俭朴、对子女要求严格,我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您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

母亲去世早,当时我们姐弟仨尚且年幼,是您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养育之恩!现在我们姐弟及孙辈们都很幸福,请您放心。

愿您和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

儿子:赵桢 敬上

2018年3月26日

■背后故事

赵桢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新中国成立前就读于国立兰州大学,毕业后先在重庆工作,后来到湖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再后来,他被当时的湖北省燃料厅借调到我市韩梁矿务局职工医院。1965年,韩梁矿务局与平顶山矿务局合并,他选择留在我市,支援我市的医疗事业。

在赵桢眼里,父亲是一个为人方正、严谨又低调的人。他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并立功受奖,但从未对子女们提过。父亲去世后,赵桢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他的立功奖状,才对父亲的那段历史有所了解。

赵桢说,父亲对患者非常关心。他有一双厚皮靴,冬天再冷都不舍得穿,后来送给了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

赵桢说,父亲平时不苟言笑,对他们姐弟要求非常严格。赵桢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用单位的信签和信封给同学写信。父亲知道后批评他:“单位的信签和信封是办公用的,你给同学写信应该自己去买信纸和信封,不能用单位的信签和信封。”

受父亲影响,赵桢也选择了从医,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回到我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工作。他延续了父亲留下的严谨家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育女儿非常严格。女儿品学兼优,已出国留学。

赵桢在姐弟仨中排行老三,有两个姐姐。母亲在他5岁时就去世了,父亲一人把他们拉扯大。如今赵桢已经62岁,他说:“早就想写篇文章纪念一下父亲,这次终于拿起了笔。非常感谢晚报提供的这次宝贵机会。” (本报记者 王桂星)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