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别人的远方未必是你的天堂
在苟且的婚姻中活成女王
老家的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8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家的人

 

□李晓(重庆万州区)

我爸视力不好,有天他看见地下有个红包,以为是钱包,兴奋地捡起来,一看却是一个红色的烟盒,我爸顿时有些丧气地说:“是哪个乱扔垃圾嘛。”

不过我爸有时眼神儿也不错。比如有天,他在马路上看见对面一个人,正从馆子里出来,还在用牙签掏牙,我爸大声喊:“张得才,张得才!”那个人果真是张得才。张得才一惊一乍地朝我爸跑过来,两个老头儿激动地抱在一起,如久别的亲人相逢。张得才是我老家村子里的人,几年前进了城,随儿子住城里。那天晚上,我爸执意把张得才请到了家里,吩咐我妈,把一个一直舍不得吃的腊猪脚炖了,我爸还同张得才喝了酒,说起了村子里1982年的事儿,那一年农村土地实行包产到户,就是这个叫张得才的人,把一块最好的田地让给了我家。我爸后来多次说过,张得才这个人,值得一辈子交往。

我爸还夸耀过自己,老家的坡坡坎坎沟沟壑壑,他是太熟悉了,他在大街上看一眼人走路的姿势,就能分辨出哪个是老家的人。老家的山水起伏,是不是也成就了一个乡人走路的姿态。我爸这样说,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不过我爸确实是一个乡情满满的人,他有一个本子,而今老家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清清楚楚记着他们的生日,遇到生日,自己亲自去不成,就会托人送一份礼金。

我爸对老家人的这种朴实感情,似乎也影响到了我。一旦遇到老家的人,只要有闲,我就会陪同一起吃个饭,聊一聊老家的事儿。不过这些年,老家进城居住的人,早已经超过了留守村子里的人。

让我感到难堪的是,等这些老乡涌入城市后,他们才发现,我在城里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风光,并没因为我写了不少文章就织了强大的关系网。比如一个进城的老家人,有次请我帮忙把他的孙子弄进城里一家学校上学,我不但没帮上忙,反倒搞得十分窝囊。一些人渐渐明白,像我这样从村里出去的文人,也就是纸上谈兵,不大中用。当这些村里人把我看清以后,我低调人生中偶尔爆发的狷狂之气,如被踢破的皮球一样瘪了下去。

在城里的老家人,常组织一些饭局,我也时时参加。老家人在城里组织的饭局,最初是由一个发了大财的老板发起的。四十多个老乡,在一家大酒店吃得满嘴流油,喝了大酒后激动得搂搂抱抱,表达乡情友情天长地久的豪情。

后来,进城老乡们决定定期举办的饭局轮流买单。一年之中,我大概也能轮到一两回。我请吃的饭局,一般选在市井老巷中的老饭馆,地道江湖菜,让人胃口大开,老饭馆的饭菜,也让我们涌起轻烟一样的乡愁。

老乡挨个组织的饭局,也渐渐变了味。我们共同的话题,已不是去清点村庄里还有多少人以种地为生,已不是当年我们追捉的蜻蜓、坡上的老水井还有多少口……一些老乡颈项上带着粗大项链,酒气缭绕中,相互攀比,竞相炫富,这显然让我这样没多少钱财的村里人内心黯淡。

前不久,我在村子里的发小刘老三组织了一次饭局,也是在老馆子里,他给了众老乡一个惊喜。刘老三用野菜蒸、炖、炒,大伙儿吃得满嘴生香。等老乡们吃完后,刘老三才告诉大家,这些野菜都是他背着小背篼去村里山洼里挖来的。那天饭局过后,老乡们久久不愿散去,一同深情地回忆着那些吃野菜的清贫岁月,让我顿时感觉城市里飘起了袅袅炊烟。

我爸没参加过老家人的饭局,不过他说,老家的人,都是一条藤上结的瓜,在城里大家要好好珍惜,相互多帮忙。我爸还感叹说,今后的城里人啊,就没有共同的老家了,老家的人,说不定哪天就绝迹了。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