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西塘,我梦中的记忆
乡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8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情

 

□杜瑞敏(河南平顶山)

来平顶山已经几十年了,但对老家那浓浓的乡情却一直在身体里涌动,儿时在老家的点点滴滴不时会清晰地涌现眼前:或甜蜜,或苦涩,一件件挥之不去。

我老家在南阳社旗县与唐河县搭界。前几天,因事去了趟省城,中午来到一家“唐河王记”饭店吃饭。竹叶茶、芝麻叶面条、社旗石锅粉条、唐河铁板凉粉……似曾相识的茶水和菜肴,又勾起了我对老家的思念。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茶叶,“竹叶茶”就是我们的最爱——每年的初夏季节,竹子长出三四厘米长的嫩芽,农闲时大人们就来到村子西北角的竹林里采竹叶,回到家洗净后在锅里蒸一下,然后摊开晾干,包起来,随喝随用。

芝麻叶面条也是我小时候的最爱,当年,生活困难,能吃上一碗芝麻叶面条就像过年一样。记得那时母亲为了节约面条,总是放很多芝麻叶。经过母亲精心烹制的芝麻叶面条,总是香气扑鼻,往往没出锅就让人垂涎欲滴。

还有凉粉。当年,我老家的主要农作物是红薯,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吃——秋天是新鲜的红薯、冬天是窑藏的红薯、来年的春天和夏天则是吃红薯干或红薯面。而美味的凉粉就是用红薯加工成的。加工凉粉的工序很多,那时,母亲为了调剂生活,时不时会让我们吃上一顿凉粉。红薯要经过洗刷、挤水、过滤、沉淀等工序才能变成红薯淀粉,因为家里人多,每次都要忙活三四天,才能攒够大半盆淀粉。早上,母亲把晾干的淀粉倒入盆中加水调成稀糊状,待铁锅时的水烧开后把稀糊倒进去,用勺子不停地搅动,糊越来越稠,再换上擀面杖继续搅……母亲的衬衫被汗水浸湿了,锅里的糊糊则变成了透明的膏状,当母亲搅不动时,凉粉也就做成了。

每当这时,我们姐弟四人就围着锅台站着,锅里的膏状物正噗噗地冒着大泡……母亲用铲子将膏状物铲到盆子里,然后用一个较大的盆盛半盆凉水,把盛凉粉的小盆放到凉水里冷却。此时,我们就站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这一看就是一晌。

中午,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系上围裙,洗了手,把盛凉粉的盆子扣在案板上,盆子拿去,凉粉就在案板上颤颤巍巍地耸动着。母亲用刀将其切成麻将牌大小的块状,然后往烧热的铁锅里淋上油,把切成块儿的凉粉放进去,一阵嗞嗞啦啦的声音响起,母亲快速地进行翻炒,几个来回后,凉粉的两边就成了焦黄色的硬皮状,撒上备好的蒜末,再淋一层油……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把我们姐弟四人的“馋虫”都勾起了出来……

如今,母亲已经不在好多年了,我也来平顶山几十年了,因为种种原因,老家已经很少回去了,但对母亲的思念,对老家的眷恋,始终珍藏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