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走近非遗传承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将牛郎织女的故事唱进新时代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郎织女传说”传承人许四妮:
将牛郎织女的故事唱进新时代

许四妮在牛郎洞口唱山歌
许四妮的非遗证书
 

□本报记者 吕占伟 文/图

《牛郎织女》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出,鲁山县许四妮凭“牛郎织女传说”获选。10月21日,霜降之前,孙义村里、露峰山下、牛郎洞口、九女潭边……记者与许四妮边走边聊,许四妮嘹亮的歌声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四处洒遍。

花甲农妇传唱牛郎织女近四十年

从鲁山县城乘车到辛集乡孙义村有七八公里的路程。由于没有直通该村的公交和客车,记者只得打出租车,七拐八绕,才算到了村里。在村委会门口,66岁的许四妮已守候多时。朴实亲切的笑容,谦和慈祥的神态,典型农人的装扮,难以想象那一串串灵动的民间情歌是从她的口中“飞”出来的。

迄今为止,许四妮传唱牛郎织女传说已近40年。她有一种魔力,民歌一开口,就能让你静下来,暂时抛去尘世的烦忧。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许四妮是从母亲李秀英(已故)口中听传下来的,而母亲又是得到了姥姥的亲传。晚年的李秀英在寺庙中生活了几十年,曾带着年少的许四妮到武当山、少林寺、中岳庙等佛道圣地朝拜,后以101岁高龄殁于露峰山上。

露峰山下踏寻牛郎织女的爱情足迹

露峰山,俗称鲁山坡,远看是一个锥形的山峰,在鲁山县城东9公里处,乃平原突起而成,为鲁山古八景之首,史称“鲁山独秀”。

秋日的下午,与许四妮一前一后行走在山间,少了姹紫嫣红,多了远山含黛,在太阳的映照下,生出意象万千、胸襟开阔之感。

转身回望,孙义村已经处在鲁山坡脚下的平田里了。孙义村行政上隶属辛集乡,称为新义村,当地百姓习惯上仍叫孙义庄、孙庄,因牛郎孙守义而得名,该村千余人口均姓孙,奉牛郎孙守义、织女张九姑为始祖。

许四妮年少时跟着母亲李秀英经常穿梭往来于村子和鲁山坡之间,坡内还有九女潭、九女山、九女洞等,那是织女活动的地方。

九女山在何处?许四妮说,九女山又叫九峰山,在鲁山坡西北40公里背孜乡与汝州交界处,主峰海拔893米,峰顶有祖爷庙。

正说话间,竟已走到了半山腰西部的一处潭边。“这就是九女潭,是玉皇大帝的第九个女儿织女洗澡的地方,也是织女和牛郎相恋的地方。”

许四妮说,九女潭深不足3米,水面不过40平方米,原来大石头上还有棒槌印,母亲年轻时和村人经常在此浣衣。

关于九女潭,明嘉靖《鲁山县志》中有记载:“九女潭,在县东北十八里鲁山之下,潭上有九女庙、龙王庙。潭不加深,岁旱祈雨立应。”

“我给你唱一段《九姑娘下凡》!”兴许是触景生情,许四妮张口就来:“太阳高高照鲁山,牛郎洞天连着银河湾。清水滢滢九女潭,九天姑娘来下凡……九姑娘恋上九女潭,得配牛郎好姻缘……”

别了九女潭,再往上走了几里山路,身侧现出50余台阶,登上后,一处山洞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牛郎洞!”许四妮说。

牛郎洞古称“牛郎峒”,明嘉靖《鲁山县志》载:“牛郎峒,在瑞云观下半山,面南,内立牛郎神,民间凡马、牛生疾者,祈祷有应。”“峒”后来习惯写为“洞”。

“原来这里有牛郎织女一家的塑像,最后不见了。”许四妮说。

几个青年男女在洞内经由与洞顶相通的一个口爬进爬出。记者好奇询问才知,在此处扭转3圈,就可交上“桃花运”!

立于洞口南望天空一片晴朗,俯瞰沙河两岸,沃野平川,千顷良田;远眺江淮分水岭,横亘于天际。

这时,许四妮又开始唱了起来:“鲁山坡南半腰有个洞,洞里曾住过牛郎仙。山洞洞门三米高,洞口方向朝东南……”动听的歌谣引得过往游人驻足倾听,现场还响起了掌声。

下山时,许四妮一路歌声,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洒满露峰山。记者注意到,她每首唱词都不重样,不由惊叹起她的记忆力之好。

七夕会、山歌会是牛郎故里两大习俗

回到孙义村里,该村的孙留孩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知道村上大多农户都喂牛,但从未见到过有人杀牛。据说这是从古至今列祖列宗流传下来的一条族规。

许四妮说,老黄牛牵线搭桥促成了牛郎与织女的姻缘,才诞生并延续了孙氏家族。所以孙氏族人都把老黄牛当作大恩人,永远敬奉,代代相传。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和正月十六早上,族人都要把饺子放到牛槽里让牛吃,以表敬意和诚谢。

在孙氏族裔中,牛郎所用的鞭子也是灵物。《牛郎鞭》歌舞中,就有织女为牛郎缠鞭子的细节。许四妮讲完唱道:“牛郎鞭,织女缠,一缠鞭子扫庭院,上扫玉皇金銮殿,下扫阎罗鬼门关……”

鲁山坡附近的人都知道鲁山坡东北麓辛集街有个传统的“七夕会”,而且这个七夕会是从孙义村移向外村的,每逢七夕节,附近村人常将一些农用手工艺品,如荆篮、柳筐、木凳、切刀、农具和地道的小吃等,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集市上还会唱大戏。

农历二月初八是牛郎去世升天的日子,族人称其为“天生日”,这一天,牛郎族人要在孙氏祠堂祭祀牛郎。

许四妮说,孙义村的春季山歌会也独具特色。鲁山坡在每年的仲春时节,即春分至清明节之间,举行这个传统的山歌会。山歌会纯属群众自发的文化娱乐形式,活动以孙义村牛郎后裔的表演最为吸引人,当地人称为“菜花节”“对花节”,每到此时,她就组织表演,十分忙碌。

关于鲁山是牛郎织女七夕民俗文化故里,我市著名民俗文化专家、历史学者潘民中,郑州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罗家湘等专家均进行了详细考证。

2008年3月30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三,正值桃杏花开、油菜花满山绽放的时候,鲁山县委宣传部、文联、辛集乡、文化局等组织了“牛郎故里春季山歌会”活动,此次活动参与唱歌、登山、婚礼、踏青的人数竟达5万之多,成为鲁山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山歌盛会。

“鲁山有个鲁山坡,擩到天里一半多。云外雄鸡一声鸣,叫醒了俺的牛郎哥。”“日头出来百花开,蜂蝶恋花为哪朵来。九姑娘花为谁开,妹妹我是为谁来。”许四妮说,这些甜美的民歌正是牛郎后裔的心声,也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俺村过去交通可不方便。”许四妮说,听老一辈说,过去村西南侧被大浪河主河道所隔,东侧也被一条小河支流所断,直到1967年,新修公路才从县城经五里堡,到大浪河架起永久性水泥钢筋桥。2000年,鲁山到平顶山市区之间的鲁平大道修通,此路在孙义村南侧一公里外。真正能乘汽车进入孙义村,是在近两三年。

近年来,鲁山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在修复牛郎织女故里有关遗迹,创建牛郎文化园等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策划创意,申报批准将农历七月七定为“中国鲁山牛郎织女文化节”“七夕爱情节”,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鲁山牛郎织女文化节庆典活动。

有生之年她誓将

“牛郎织女”传唱下去

许四妮兄弟姐妹5人,唯有排行老四的她爱好并继承了母亲的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她膝下两儿两女,均已成家立业,小孙女最喜欢偎在她身边听牛郎织女的传说。如今,她的二儿媳和十来岁的小孙女每到七夕节都会跟着她表演节目、唱民歌。

“俺家族出了9个大学生,最出息的当了外交部翻译官。”许四妮说,她的嫡孙辈中近几年也出了好几个大学生,而她年轻时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没机会学习,只上到小学3年级就辍学了。

“文革”期间,村里的牛郎织女庙被拆,塑像也被毁,许四妮找自己当家的拉了一些建筑材料到村中心的祠堂进行重建。

采访当中,有关牛郎织女的民歌民谣许四妮张口就来。这些歌谣当中,有些是许四妮的母亲李秀英传下来的,还有她和同族人后来改编的。

许四妮认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是旧时代封建礼教的粗暴干涉造成的,所以,牛郎的族人都将牛郎织女团圆、结婚生子,过上美好新生活编入故事,利用歌谣的形式传唱下来,以此寄寓对美好爱情、婚姻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新中国提倡婚姻自由了,这些歌谣里就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我妈在世的时候,常常叮嘱我别忘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要我坚持传唱下去。”

许四妮说,“文革”期间,乡间传唱的都是斗封建地主、控诉旧时代罪恶的“放牛娃”故事,没人敢唱谈情说爱、卿卿我我的“牛郎歌”了,但是她恪守母训一直没忘记这些歌谣和传说,“一辈子都不会忘!不但不会忘,我还会将牛郎织女的故事唱进新时代。”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