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本市·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冯洪波:本土摄影的守望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年痴迷楚长城拍摄 在文化的绿洲中不断行走
冯洪波:本土摄影的守望者

冯洪波个人照
《乡音》
《白龟渔歌》
《矿山晨曦》
《球场圆舞曲》
 

□本报记者王春生/文 禹舸/图

冯洪波最近可谓喜事连连:十一长假前夕,他的专题摄影作品《遇见》入选并参展2017年第17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长假后,他得到一本刚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摄影集《鹰城故事》,书里收录平顶山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的国家、省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56项,其中他个人拍摄的图片就有17项之多。

10月16日,冯洪波给记者发来他用“美篇”制作的《遇见》组照,他说,“前两天参加市里一个摄影活动,大家一致让发平遥参展作品,这是我刚编发的。”

《遇见》精选了冯洪波平时抓拍的16幅普通人物照片,各自内容互不相关,但都充满生活气息。他在这组图片前这样写道:摄影最基本的属性是记录,它既反映现在,又成为将来的历史。

冯洪波就职于平煤神马集团坑口电厂,工作之初曾在矿井下当矿工十多年,其后辗转成为一名新闻干事,渐渐喜欢上摄影并一发不可收拾。

身为一名业余摄影师,冯洪波在工作之余,用手里的镜头常年致力于本土纪实摄影,在近二十年时间里相继拍摄出数万张照片、三十多个摄影专题,真实记录鹰城大地上演的故事和变迁,留下许多不可替代的乡土影像,其中《楚长城》《乡村茶馆》《棚户区的母亲》等多个专题在《平顶山日报》以专版形式刊出,引发广泛关注。

多年来,冯洪波为何对本土摄影情有独钟,以一个守望者的姿态苦苦坚守?执着追求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文学梦到摄影梦

与我市很多颇有成就的知名摄影师相比,尽管冯洪波年龄偏大,但他进入摄影圈的时间较晚,而他最初的梦想也与摄影无关。

“我参加工作十几年后才开始学习摄影,那时已经三十好几了。”10月16日,在鹰城广场附近,记者面前的冯洪波个头不高,着装普通,肤色黝黑,但精神矍铄,看上去完全不像年近花甲。

冯洪波性格开朗且健谈,“我本来就黑,这些年经常外出摄影,风吹日晒就更黑了。可因为搞摄影,我身体更好了,外出活动,一些小伙子也不一定跑得过我。”他开朗的笑声中有着自嘲更透着自豪。

谈及业余时间从事摄影的初衷,他坦言自己从上学到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喜欢文学,心底也一直有个文学梦,而摄影,是他后来才渐渐爱上并欲罢不能的。

1963年,年仅四岁的冯洪波随父母一起从湖北迁居我市,他父亲在石龙区高庄矿工作,他作为矿工子弟在当地上学。1976年他高中毕业时赶上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末班车,到附近的南顾庄村当了两年农民,两年后知青返城,他进入父亲所在的高庄矿成了掘进队的一名矿工。

“我在井下干的是打巷道的活儿,可以说是又苦又累。衣服头一天是湿的,第二天穿时凉冰冰的,再暖干。”冯洪波说,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里,他一直干了十多个年头。

1989年,他所在的高庄矿需要招一名临时通讯干事,矿上有50人参与竞聘。根据所写的文章,冯洪波和其他两位矿工被确定为暂定人选。

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原来就有的文学功底,他很快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新闻稿件。两三个月后,他被正式借调到机关,成了一名编外通讯干事。

几年后,他采写的《工人给矿长点歌》经当时的《平顶山工人报》发表后,获得全国工人报刊好新闻二等奖。他写的新闻稿曾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环境》等报刊发表,还连续12年被《平顶山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冯洪波说,稿子写得多了,有人建议他拍一些新闻图片。恰在此时,一位搞新闻的朋友送给了他一台华夏牌照相机,他由此开始拍些花草、人物等图片并开始在报纸上发表。

冯洪波没曾想到的是,渐渐地,他痴迷上了摄影,尽管他那时已经三十好几了。

寄情专题纪实摄影

因为稿子发得多,冯洪波能写的名声开始在百里矿山相传。1996年,他被调入坑口电厂从事秘书工作,但他的新闻情结没有丢,闲暇之余还继续写稿,一年最多时还能发五六十篇新闻,其中不乏图片报道。

冯洪波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看到同在坑口电厂工作的同事陈继业在报纸上发了一些在云南、青海拍摄的风景和人文照片,“那些照片很有美感,艺术性很强,比我拍得好多了。”冯洪波说,自此他不断向陈继业讨教拍出好照片的方法和技巧。两人逐渐成了好朋友,他由此开始认识很多摄影圈的朋友。

在学习、研究众多摄影圈朋友的作品时,冯洪波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拍自己最为熟悉的领域。

有了这种想法,他决定拍专题作品,“我选择的点都是平顶山地区”。但具体拍什么,他一时无从下手。“搞专题摄影选题非常重要,要选就得选能在全省、全国立得住的专题作品。”

2000年前后,冯洪波从报上看到一篇介绍楚长城的文章,作者是二矿退休职工李典芳。“我们平顶山境内也有长城?”这篇文章引起冯洪波的极大兴趣,他当即前往拜访李典芳老人,询问楚长城在什么地方,随后约着对方一起到舞钢的长城遗迹处查看,并开始着手对此进行研究。

后来,在得知叶县境内也有长城遗迹时,他开始独自前往查看,由此认识多位叶县古长城研究者,其后,他又相继独自赴鲁山查看古长城遗迹。

对于地处我市鲁山县、叶县、舞钢市一带的楚长城遗迹,冯洪波多次前往查看、拍摄。他越拍越有兴致,越拍也越有信心。

2009年4月,得知中国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先生到叶县考察,他不顾妻子刚刚做完手术,安排亲友照顾后就紧急赶往现场。“当时是机会难得啊,那时只能牺牲照顾家人了。”采访中,他不无伤感地说。

关于楚长城,他断断续续拍了十几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洪波因拍摄楚长城而渐渐有了名气,如他在长城小站网站发的楚长城系列图片,一经发布,引起多方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出版的《万里长城》大型画册里,收录有他拍摄的楚长城图;他拍的楚长城一组8张照片,后来被平顶山博物馆作为一级收藏品收藏。他也于2014年成了一名中国长城学会会员,这一年,第三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在北京颁奖,他榜上有名。

而最让他兴奋的一件事是,经过更多人的努力,2010年3月8日,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宣布,找到了被称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他说,当看到这一消息发布时,他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眼中的摄影语言,应该反映社会的变化,她的变,你拍下来了,凝固的瞬间就有意义,变化越大,意义越大。”冯洪波说,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特别喜爱专题纪实摄影的原因所在。

一位“孤独”的摄影者

连续多年痴迷拍摄楚长城专题作品,让冯洪波在我市摄影圈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连续拍摄的多个题材的专题作品,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和关注。

在多年的摄影中,冯洪波渐渐有了自己的拍摄习惯和原则,他说,“我的摄影大都关注我们平顶山的人和事,我觉得我们这里有太多要拍的东西,只不过需要你有发现的眼光。”他不会跋山涉水去平顶山以外的地方拍摄,往往只身一人在鹰城的山水间流连。

“我想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拍摄者,希望自己能拍出有别于他人的作品。”他说,当他没想法时,是不会拍的。而重中之重,是他立足本土,想拍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有分量的作品。

为此,当他想拍摄我市郏县一带的茶馆时,他在工作之余,几乎每月都要抽出四五天时间去郏县泡茶馆。

他拍摄《乡村茶馆》专题时有他独到的方法。“如果你冷不丁地去拍人家,人家不一定会让你拍。你也不一定能拍出你想要的自然状态。这时候咋办?”他自问自答,“你得和他们交朋友才行,去得多了,慢慢都熟悉了,你跟人家贴近了,你才能拍出更真实动人的作品。”

当然,为达到这样的状态,他也需要为此付出。他说,他每次去时大都不空手,有时会带去一些好茶,有时人家孩子办喜事,他也要凑份子。

近些年,冯洪波更关注一些即将消失的拍摄对象,如一些传统企业因故拆迁等,他为此去了一些停产的棉纺厂、我市周边的兵工厂等地。“这些都见证过我市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历史,等你回头再拍,可能就没有了。”

近年来,冯洪波拍摄了多个专题纪实作品,其中《乡村茶馆》《棚户区的母亲》《渐行渐远的半扎寨》《千年炉火话汝瓷》《古风流韵临沣寨》《蒸汽机车——逝去的风景》《打起铜器闹新春》《瓦屋高桩闹元宵》等20多个专题相继在《平顶山日报》以专版形式刊出。他也是在我市党报序列发表专题纪实作品量最大的摄影师之一。

对此,采访中他特别感激地说,这些刊发的作品不仅让很多人通过作品认识了他,也让他获了很多奖项,这对他一直坚守本土拍摄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此外,他的《农村电影场》《被子晒出新村风》《古寨魅力》《告别棚户区》等多个摄影作品相继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并获奖。

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冯洪波常年坚持本土拍摄的行为也深受多方肯定,他曾三次跻身平顶山摄影十佳,并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三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你站在历史的高地,关注着本土文化,不断地行走,常年的坚守,用心探寻鹰城的文化,用影像延续历史的记忆,你看到的这里不是沙漠,而是文化的绿洲。”这是市艺术摄影学会给冯洪波颁发年度文化奖时的颁奖词,也是他作为本土摄影守望者的一个真实写照。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