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走近非遗传承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唢呐“吹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褚金德:
唢呐“吹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褚金德在表演唢呐绝技
 

□本报记者 牛超/文 彭程/图

唢呐,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吹管乐器。它的管身为木制,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唢呐因声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应用于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后经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独具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宝丰县肖旗乡韩店村的唢呐非常有名,记者几年前就听说过,但一直无缘亲耳聆听。近日,褚金德被我省文化厅评为“韩店唢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月底,记者终于有幸采访到褚金德,亲身感受了“韩店唢呐”的魅力。

唢呐声声“拨”人心

9月29日,记者一行驾车来到宝丰县肖旗乡韩店村,褚金德早早就在村边等候了。褚金德今年64岁,中等身材,头发有些花白,说话语速较快。

在褚金德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家。院落干净整洁,入门有一间屋子是专门存放演出道具的,记者注意到,光唢呐就有好几个箱子,长的、短的,大的、小的。地上还放有几个装有笙、镲等各种乐器的箱子。

“国庆期间,安徽那边有三场演出,我正在收拾装备准备去安徽,你要是晚一天打电话,我就走了。”褚金德说。

正门堂屋的桌子上摆着两块匾,上面写着“韩店唢呐褚金德传习所”,分别由宝丰县人民政府、宝丰县文化广电局颁发。

“先给你吹一段听听。”记者刚坐不久,褚金德的“搭档”韩小六、陈树仓等人便拿着“家什”来到现场。大家默契地相互一对视,就开始了演奏。

一人吹唢呐,两人吹笙,一人打梆子,一人打手镲……褚金德端坐中央,他面前的矮桌上放着几支长短大小不一的唢呐。只见他一会儿一换,两手握着唢呐,十指在上面灵活地跳动,声音时高时低,他则时左时右地浑身摆动着。一双眼睛迷醉一般,时而微闭,时而大睁,蛙鸣般的腮帮一鼓一鼓的。而随着唢呐声高亢嘹亮响起,在其他乐器的衬托下,乐声犹如一只只彩蝶,在记者的头顶此起彼伏、时紧时慢、时聚时散地翻滚着、跳跃着,欢快地萦绕在记者的周身。

“唢呐不仅能吹戏,还能吹歌。刚才吹的是歌曲《让我们永远是朋友》……”褚金德等人又吹奏了《黄土高坡》,饱满的音色、嘹亮又富有热情的声音,让记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唢呐的艺术魅力。

吹得兴起,褚金德将几支唢呐一支套一支,足足套了一米多长吹了起来,声音依然美妙动听,让记者不禁有些惊叹。

表演结束,大家坐下聊了起来。据褚金德说,唢呐的声音变化主要来自上端的哨子,“无论多少支唢呐套在一起,声音都来自这个哨子,不同的哨子能吹出不同的调。”说着,褚金德拿出一只小碗,“我来给你吹个《卷席筒》。”只见他吹奏时将碗底捂在唢呐的喇叭口上,一捂一开,唢呐神奇地“变声”了,“小苍娃”的声音也就出来了,惹得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红薯窖里练唢呐

据褚金德介绍,他从小喜欢吹唢呐。当时,家里人认为吹唢呐没出息,不让他吹。于是,他就趁晚上大人都睡了,偷偷跑到红薯窖里吹;早上,他又早早起床,跑到村头的河边去吹。“冬天天冷,手冻得都肿老高。”褚金德说,当时也没有人指点,就是自己瞎琢磨。

14岁时,褚金德的二哥到县豫剧团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褚金德开始跟着二哥进行较为系统的乐器学习。1969年,褚金德开始跟着村里吹唢呐最有名的一位刘姓村民学习。

“吹唢呐必须要吃得了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手指肿了又消,才能变得灵活。”褚金德说,“唢呐吹响容易,但吹好不容易,高低音不好控制。要想吹好唢呐,就要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反复地练习。”

高中毕业后,褚金德回到韩店村当了音乐老师。不久后,他就被县文化馆“抽走”,从此专注于吹唢呐。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无数次的演奏摸索,褚金德练就了独特的唢呐吹奏技艺,他能用鼻子演奏欢快的歌曲,而且还能在唢呐上边转盘演奏。

1977年,褚金德参加许昌市的唢呐表演获银奖;1979年获金奖……2006年,他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唢呐状元荣誉称号。

韩店唢呐的起源

据了解,韩店唢呐兴起于清乾隆初年,韩店乡绅郭旦酷爱戏曲,出资供养两个戏班,使韩店积淀了厚重的戏曲文化底蕴,其中便有唢呐吹手。这个戏班走动于全省各地及邻近省份,对乡民影响颇深。从此,爱好吹、拉、弹、唱者层出不穷,代代相传。民国年间,唢呐艺人陈春堂和刘林常到韩店联谊、切磋,不久,刘林被韩店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淳朴热情的民风所感染,在韩店村落户。从而推动了唢呐这一民间艺术在这里生根开花。

韩店唢呐演奏时常有笙、管子、梆子等乐器伴奏,组成“唢呐班”,一班乐手大多由5人组成。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活”了韩店唢呐艺人的经济头脑,他们开始“有偿演奏”。褚金德说,他们受聘演出叫“出好儿”,主要是针对红白大事。最初出一次“好儿”5元,之后随着群众收入的增加,“出好儿”的报酬也不断增加。至上世纪90年代,“出好儿”的报酬在150元至300元不等。

“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韩店村的‘万元户’基本上都是唢呐艺人。”褚金德说,“当时,‘出好儿’最频繁时一个月有20多次,少的也有十几次。我记得我一天最多时要跑三四场。”频繁的演出让韩店唢呐声名鹊起,在宝丰县,只要人们婚丧嫁娶需要请唢呐乐班,首先想到的就是去韩店,周边的汝州、郏县、鲁山,也都来请韩店唢呐乐班去助兴。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韩店拜师学艺,一时间,韩店村笛声不断,笙音缭绕。但据褚金德说,韩店唢呐的传承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辅以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既不拜师也不收费,主要是交往比较密切的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传承关系。所以,韩店唢呐艺人非常集中,韩店村半数以上的村民都会吹唢呐。

“村里最多时有三四十个唢呐班子。”褚金德说,演出之余,韩店唢呐艺人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唢呐大赛,1990年以来,在我市和宝丰县举办的历届唢呐大赛上,韩店村的艺人都名列前茅;1998年,宝丰县举办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韩店村18班唢呐独占一条街,吸引了近万人观看。2013年,韩店唢呐被列入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