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编假新闻的监狱教育干部应接受法治教育
@微言博议
好日子为何养出弱孩子
观点PK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PK

 

进入9月中旬,开学季虽告一段落,但围绕教育的话题却层出不穷。有媒体报道,在实行新高考改革的上海,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数的30%;浙江的近30万考生中,选考物理的也只有8万人。舆论惊呼:物理遭冷落。

听说你要放弃物理,请三思

□桂从路

物理被考生“嫌弃”,这与曾经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形成鲜明对比。

物理“遇冷”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来说,“物理太难”使得作业量大幅增加,还不一定能够取得高分,“性价比太低”。而对学校而言,物理学科非常依赖教学资源,因此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倾向让学生放弃物理。

前不久,教育部将科学课程提前到小学一年级,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重要目标;而到了高中阶段,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的物理却遭遇冷,这让很多物理学界人士“心塞”。物理教育的缺失会带来许多恶果,对国家来说,物理人才出现断层将导致工业发展后继乏力,而在个体层面,没有物理知识做基础,进入大学阶段进一步研究将遇到阻力。

从笔者的个人经历看,高中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在后来的学习乃至工作中,直接作用可能不明显,但物理学科培养的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以及对宇宙自然的兴趣和认知,对所有学科都有意义。今天,个体的生命得到延长,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交叉要求我们的知识体系更为多元和健全,要想在加速迭代的格局中掌握主动权、避免被淘汰,除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还要善于调动和使用各个领域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培养的理性思维、打下的科学基础至关重要。面对高考,个人选择的空间可能会被升学压力所挤压,但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清楚一个道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考上大学并不是终点,未来的跋涉还需高中阶段打下良好基础,才能厚积薄发。

物理“遇冷”,不必杞人忧天

□雨来

物理“遇冷”,舆论甚是惋惜,更担心放弃物理妨碍个人发展,甚至担忧国家物理人才储备短缺云云。我倒不以为然。

从统计学上看,从6门课程中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必然顾此失彼。因此,所谓“遇冷”是伪问题。

至于个人发展,我们要从高考这个指挥棒说起。高中毕业,大多数学生刚刚成年,已基本了解自己的长短和志趣,大学设置了很多专业,正是与考生个人志趣对接。高考这根指挥棒,就是指挥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理性选择。那么,作为“3+3”的高考改革,等于为大学专业做初筛,何错之有?

有人担心,“3+3”的偏科现象会造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发展不完整。完全是杞人忧天。“3+3”中的第一个“3”,是最基础的学科,第二个“3”才是选择科目。物理就属于第二个“3”。论对逻辑能力的训练,第一个“3”中的数学足矣!

有人总担心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其实,所谓全面发展,完全是一厢情愿。我们的智商被切割成很多小块,必然存在盲区。“3+3”就是让学生回避盲区,扬长避短。

更何况,我们的大学录取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以我个人为例。我以理工科考的大学,高考成绩中化学最差,但录取我的专业偏偏与化学最接近,大学四年,何其痛苦!对个人而言,这是一种悲哀。对制度而言,说明还有很多漏洞。有一定知识的人都知道,即使理工科,理科和工科也相距遥远。而改革前的模式,理工在高中形同捆绑。现在,“3+3”提供了把理工进一步分化的机会,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善莫大焉!

另外,也不必担心物理人才的储备因此而断档。喜欢物理的,自然会选择,毕竟还有30%呢!在一个领域内有卓越表现的,正是喜欢它而且有天赋的人。这些人,正在这30%当中。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