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产妇坠楼身亡,生命不该被舆论撕裂
你买的车加价了吗?
“洋奶粉不符合国标”,“土奶粉”松一口气?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牵扯更为复杂的专业判断情况下,央视的报道不能被解释为“洋奶粉”根本不行;也不能解释为,“洋奶粉”不行就意味着“土奶粉”已经行了。
“洋奶粉不符合国标”,“土奶粉”松一口气?

 

□光明

经历半年测试,引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专业检测,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报道称:6款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海淘奶粉中,有4款存在不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婴儿配方奶粉标准的指标,而受测3款中国奶粉都符合国标。

“你们疯抢的这些‘洋奶粉’根本不符合国标”,与2011年同样来自央视的另一个调查结论:“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形成了一种互镜,勾勒出国产奶粉生产和质检重振的过程。这种变化,放在数据背景中更容易理解——

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抽检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1365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1.5%;2015年,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占抽检样品总数的1.1%;2016年,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0.7%。因此,去年年初已有报道用“国产奶粉市场份额七年首度超洋奶粉”,来描述市场生态的改变,央视这次调研,是从专业性角度做出了同向度的描摹。

当然,不符合中国标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质量不行”,报道也未这样措辞。配方奶的设计,要贴合国情地情、国民体质、婴幼儿营养状况。有些国外标准看似比国内标准低,可能因为当地根本不存在类似问题。比如报道中所举出的,日本某奶粉不符合国标的碘标准,是因为海洋国家和海产品消费大国并不需要特别添加碘元素。在牵扯更为复杂的专业判断情况下,报道并不能扩大外延,被解释为,“洋奶粉”根本不行;也不能解释为,“洋奶粉”不行就意味着“土奶粉”已经行了。

合理解读它传递的信息,应该是,以“土”“洋”划分“优”“劣”的单向判断应该有所改变,熨帖国情的中国奶粉应该展现出本土优势,因为不能指望其他国家的奶粉优先关注你的孩子的特征。奶制品行业不要把此类报道仅理解为正名,而应该读出这当中的沉重的冀望。

近十年来,中国乳业就没有走出三聚氰胺叙事,关于乳业浴火重生的任何共识、举措、成果,仍像是一场广义的善后。因为对民族品牌信心低落,中国消费者则被迫向国际市场迁移,付出几倍的成本,辗转通过海淘、代购、甚至“打飞的”出国出境购买洋奶粉。2008年之后出生的孩子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孩子,几乎可以称为“洋奶粉”一代,其饮食成本(奶粉、辅食、相关日用品)甚至要远高于千禧年之后出生的临近世代。这种塑造一代人特征、造成一种社会现象的行业塌陷,是消费者之痛、民族品牌之耻,需要后者进行卧薪尝胆式的长久洗刷。

中国乳业经历的重振之苦,表明了市场是有持久记忆的。但市场后果如果那么好挽回,市场秩序只会更乱,明白并遵从这个道理,对于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尤其重要。对于“土奶粉”而言,持久的行业重整和质量提升,不应该因为已经取得了成果,不应该因为舆论环境已经开始有所松动好转,而松一口气。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