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天天都是最后一课
微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天都是最后一课

 

□李美艳(江苏丰县)

每个人的求学过程,都会经历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是都德的,那是向他的祖国告别的庄严仪式,“永远别忘了法语,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最后一课,是木心的,那是向文学世界的肃然致敬,“这是我六十七岁时讲的课。等你们六十七岁时,可以看看。像葡萄酒一样,阳光,雨露,慢慢成熟的”。

最后一课,是有分量的结尾:无关知识、无关课程,绵延的是一个人的情怀,是大写的人格。这让我想起近日因为“旷课检讨”成为“网红”的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万森。事情是这样的:王教授看错课表,错过给学生的最后一课,他懊恼不已,半夜里写检讨书《终点上的失败者》,再次上课时,他主动向学生们道歉:“我先为上周因看错课表而耽误一次课的事情向大家道歉,当年我第一次上课时,没给学生上好,但是因为那是在开端,我可以通过加倍学习和努力弥补回来,这一次我输在了终点处,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年过七旬的老教授,不禁让人起敬,他请求扣除本学期全部劳务津贴以作惩罚,此事感动了无数网友,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对迟到、旷课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想方设法逃课。面对人们的点赞,王教授强调:“错了就是错了,就应该接受惩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知错就改呢?认错需要勇气,道歉亦是担当,王教授的检讨,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他的职业情操与人格光芒,也照出了当下社会的浮躁。“我从教50年,把上课作为铁的纪律,雷打不动地要求自己。这是教员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教员的光荣,教师就应当按时上课,而且倾注心血把每堂课上好。”铁的纪律,是高度认真与负责,其内涵就是工匠精神:将“传道、授业、解惑”视为神圣使命,并养成一种人文习惯,“上课高于一切”,这是心灵的高贵,也是灵魂的伟大。王教授的“最后一课”,成为师者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情感敲击,更多的是自省与修正。

一堂课,无法改变人的一生,但是,一堂课,会成为生命这张大网中的结绳,最终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坐标,所传递的温情与敬意,温暖我们整个人生。像作家齐邦媛女士,年过八旬的她依然清楚记得当年所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所上过的每一堂课,如钱穆的文学讲座、朱光潜的诗歌品鉴等。起初,我不太理解这些课的精神内涵,伴随年龄的推移,我顿悟道:一堂课,也是有灵魂的,因了师者的生命能量,因了师者的个人修养,点滴灌溉,凝结成为精神财富。

师者仅有博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不忘初心。著名人文学者刘再复在给女儿的信中曾讲道:“知识与财富一样,积累得太多太饱的时候,也会危害身心的健康。许多有学问的人,到最后不仅无法从学问中跳出,而且变得非常冰冷、世故,以致世故大于学问,就是被知识所害。所以我觉得最幸运的学者是他获得知识并由此获得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穿透力与洞察力以后,又有力量返回婴儿状态,所以我称之为生之凯旋。”这段话被我抄录下来,很是耐人寻味,“生之凯旋”,说得太好了!与其说是始终恪守教师职业底线,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自觉,一种人文精神,永不褪色。他们抱诚守真,默默坚守,这种精神非常难能可贵。

每一堂课,都可能成为最后一课,而最后一课,也会成为人生的第一堂课。我们不能像小弗朗士那样,等到“最后一课”才想起好好学习母语,好好爱戴老师,珍惜眼前时光。或许,每个人都是放学后的小弗朗士,欠自己一个反思,欠社会一份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