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女大学生双休日卖糖画
我市中小学语文课文朗诵电视大赛开始报名
鹰城检察官刘桂芳今日央视开讲座
多方接力相助 钱包完璧归赵
9月24日起考研网上预报名
“文化客厅”公益课堂第三期开始报名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承父业 推陈出新
女大学生双休日卖糖画

 

□本报记者 牛超/文 彭程/图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也称之“倒糖人儿”“倒糖饼儿”。人们记忆里做糖画的似乎都是一些老师傅。可是,近日,在市河滨公园,记者遇到一位做糖画的年轻姑娘。

女承父业,爱上做糖画

9月3日下午5时许,市河滨公园动物园内的一间简易房门前,围着不少人。记者走近看时,才注意到这是一个卖糖画的摊点。一位衣着时尚的姑娘正坐在小桌边,手持一个小汤勺,从一个铜锅里舀出糖汁,在不锈钢桌面上飞快地来回浇铸。不一会儿,就画出一个小兔子的造型。造型完成后,她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右图)。

做糖画的姑娘叫贾萍娜,今年22岁,家住湛南路市园林处家属院。贾萍娜说,糖画只是她的一个爱好。“我现在还是平顶山学院的学生,只有双休日回家了,才能做糖画。”在贾萍娜的摊子前,记者看到了蝴蝶、猴子、龙等栩栩如生的各种糖画。贾萍娜说,这都是她跟着父亲学的。

贾萍娜的父亲叫贾军政。不少去过动物园的人都记得这儿有个“贾氏面人”摊点,那就是他父亲开的,现在这个摊点也成了贾萍娜做糖画的地方。

贾萍娜说,她父亲的面塑技艺被湛河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面塑作品还在鹤壁举行的首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展出过。贾军政也创作糖画,受父亲的影响,贾萍娜渐渐喜欢上这门手艺。

贾萍娜说,父亲对她要求很严,所谓严师出高徒,在她学习糖画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手还得快点,要稳住,眼睛要盯牢……重做、重做”。

“做糖画看上去简简单单,其实大有学问。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才能做到精益求精。”贾军政说,糖画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在学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学了点皮毛就放弃了。“对她严格一点,更能让她体会到这门传统手艺的不易。”

经过反复不断的练习,贾萍娜的眼力和臂力都得到了锻炼,目前已经能做到倒糖时力度均匀,勾边时粗细一致。

为传统糖画加入新元素

因为平时要上学,只有双休日,贾萍娜才会和父亲一起出摊做糖画。据了解,传统的糖画只有十二生肖等一些固定的图案。为了吸引顾客,贾萍娜试着融入当下流行的图案和各种卡通造型,“这样既能勾起人们儿时的回忆,还能吸引不少小朋友。”贾萍娜说,“生意好时,一天能卖百十个。”

另据了解,做糖画要有速写功底,对要画的造型胸有成竹,中途忌犹豫,一犹豫糖就冷却了,就做不了造型了,画便毁了。贾萍娜说:“刚学做糖画时,因为中途犹豫不知做坏了多少个。不过,每当看见美丽的成品时,我就觉得非常欣慰。美丽的东西往往需要花更多心思去制作,我希望能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