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保险·证券
3上一版
 
六家保险公司喜获“百姓信赖品牌”
9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破6.57关口
保险违法失信面临28项惩戒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据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吴雨、李延霞)近期,通过发行代币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首次代币发行(ICO)等借机炒作盛行。4日,央行等7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作出清退等安排。

据介绍,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其实,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近期,一些组织和个人借代币发行融资之机进行炒作,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公告称,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作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将加强代币融资交易平台的管理,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

据介绍,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7部门提醒社会公众,高度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的风险隐患,谨防上当受骗,并及时举报相关违法违规线索。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