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黄金分割点上的幸福
凤仙花开蔻丹红
微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凤仙花开蔻丹红

 

□梁永刚(河南平顶山)

在乡间,农人习惯于把凤仙花叫作“小桃红”,或许是其叶子酷似桃叶,花朵以红色居多的缘故吧。因其花头、翅、尾、足均翘然如凤状,又名金凤花。其实,凤仙花还有一个别名鲜有人知,即“好女儿花”。据说,宋光宗的李后讳凤,故而宫里宫外避讳“凤”字,称凤仙花为“好女儿花”。此外,凤仙花还有海娜花、旱珍珠、羽客、指甲花等别名。《广群芳谱》中说:“女子采红花同白矾捣烂,先以蒜擦指甲,以花傅上叶包裹,次日红鲜可爱,数月不退。”可见用小桃红染指甲自古流传至今。

农人们过日子讲究实用,种些花草亦是如此。因小桃红可染指甲,又有药用价值,且不择土质,泼实好养,故而颇受农家喜爱。在乡间,庄户人家没有专门的花盆,小桃红一般都种在院内,清明前后,在房前屋后角角落落,随便找一片向阳的空地,挖个坑、撒些种,再浇一些水即可。有风有雨的春日,从土里探出头的小桃红嫩芽茁壮成长,抽出了细嫩的枝条,舒展着翠绿的叶片,不卑不亢地尽情生长着。随着一场激情夏雨的振臂高呼,一夜之间,一丛丛一簇簇的小桃红枝丫上便缀满了串串花朵,有红有紫,五彩斑斓,含蓄娇羞,在清凉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小桃红花期长且花色繁多,有紫红、大红、玫红等颜色,一直可以开到深秋。

小桃红花瓣捣碎后给指甲染色的过程俗称为“包红指甲”, 是一种古老的天然染甲方式。那时候,包红指甲的人主要是大姑娘小媳妇和小女孩,当然也不全是女子的专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男孩对包红指甲也是乐此不疲。包红指甲所用的叶子很有讲究,以麻叶或者豆叶居多,这些叶子上面有绒毛,可以起到固定、黏附作用。小桃红花瓣的花色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颜色的花瓣都适合包红指甲。一般都选择那些大红的或紫红的花瓣,白的粉的太浅,不容易上色。至于包红指甲的时间,乡间通常都是选在临睡前,因为手指上包着厚厚的叶子,活动起来很不方便,包完后睡上一觉可以万事大吉。乡村夏日的傍晚时分,在我的不断央求下,祖母把事先摘好的小桃红花瓣放入蒜臼里,随着蒜锤的起起落落,花瓣逐渐变成了糊状。祖母从盐罐里捏了一捏盐撒到蒜臼里。祖母说,放盐后包出的红指甲不容易掉色。

终于,夜色渐渐深了,把手头的一切活计都忙完了,祖母把小桃红的花泥从蒜臼中挖到小碗里,将我从麻地摘来的麻叶捋平展,然后从针线筐里拿来一团棉线,搬个椅子坐在院子里开始给我包红指甲。我静静地坐在木墩儿上,伸出手,等待着祖母捏一些花泥敷在指甲上,然后用麻叶将手指头包得严严实实,熟练地缠上几道棉线、系紧。包红指甲看似简单,里面暗藏着许多诀窍。别的不说,仅把棉线缠得松紧适度就很见功夫,缠得过紧,手指上的血液流通不畅,感到憋胀不舒服;缠得过松,很容易把包裹的麻叶弄掉。祖母手法娴熟,从包到缠,动作一气呵成,看得人眼花缭乱。一蒜臼的小桃红花泥能包很多红指甲,心地善良的祖母不单单为我一个人包,就连左邻右舍来找我玩的孩童们也都有份,等包完了红指甲,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农家娃们高高举着笨拙的手指,你瞅瞅我的,我摸摸你的,叽叽喳喳地嬉笑着,把孤寂单调的乡村夏夜渲染得温馨祥和。

第二天早上,睁开惺忪的睡眼一看,一个个指甲盖上都泛起了一片片红晕,就连指甲周围的皮肤也被染红了。背着书包上学去的路上,三五成群的同伴们兴奋不已地把手伸出来,比一比谁的指甲染得红,一边比一边还叽叽喳喳地争论着,欢声笑语洒满了乡间的小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