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国内·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学校与游学机构之间暗藏利益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海外游学大热 每个学生费用高达三四万元
学校与游学机构之间暗藏利益链

(资料图片)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暑假过半,在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热。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元。但由于是学校组织,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趋之若鹜,也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家长,为了孩子融入集体,咬着牙勉为其难地参加。根据《2016年国际游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游学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国际游学逐渐成为家长对孩子的刚性教育投资。

学校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组织价格高昂的暑期游学?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而带队老师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也成为游学项目的一个潜规则。

现象

学校频繁组织游学

报价比旅行社贵1万

近日,北京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小成(化名)向记者反映,他所在的学校以官方名义组织的暑期游学项目价格达到每人3万多元,虽然报价昂贵,但同学报名的热情却很高。“我们年级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孩子都报名了。”小成表示,学校每年都有至少一两次这种海外游学活动,“报名总人数一直挺多”。

小成所在的学校并不是个例,记者询问了北京各中学的学生和教师,发现这种由学校牵头组织的各类海外游学项目渐成趋势,北京许多知名学校都趁暑假、寒假组织了海外游学。一位公立小学5年级孩子的家长胡女士说,基本上学校每学年都会组织国际游学,今年寒假时去了澳大利亚10天,收费2.48万元。记者了解到,北京许多学校都至少寒假一次、暑假一次。

记者梳理发现,学校牵头组织的这些游学,价格一般在3万元到4万元,时长10天到15天。记者查询了同时段、同时长且行程类似的普通旅行社报价,发现比游学项目报价要低得多。如某中学组织的14日美国东海岸高校游学项目,收费3.28万元,而普通旅行社报价多在两万出头,差了一万元。

这多出的一万元,则以游学机构打出的五花八门的主题游学形式出现。美国东海岸高校游学项目中,同样包含常规旅游路线,包括参观自由女神、白宫、第五大道、纽约时代广场等景点,一般上午去名校进行学术交流、邀请校友座谈等,下午则安排去这些景点。

为了能够吸引和说服更多家长为孩子“掏腰包”报名,学校及游学机构以戏剧、NASA航天、艺术、体育、航海等为噱头。而有的游学机构打出与美国航天局NASA合办的14天航天主题游学夏令营,费用更是达到了4万元。但同样,这些航天主题相关的活动也只占到了总行程的三分之一时间,剩下的行程与普通美国旅行团并无明显差别,包含奥特莱斯购物和景点参观。

调查

按“人头”向学校返点7% 一个学生返三四千是行规

记者假借某学校教务处老师的身份,拨通了一家名为“青青部落”的游学机构的合作电话。“我们和学校的合作模式按人头算,每拉来一个学生之后,学校能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这名工作人员还强调,提成比例区间和学生报名数量有关,报名数量多、规模大的学校提成比例就高。

记者又联系了另一家游学机构的张老师,短暂交谈后从其口中得知,该机构同样与学校存在利益合作关系,不同于“按人头算提成”的分成模式,该机构表示一般采用“报价差归学校”的分成模式。张老师解释了“报价差归学校”的意思:游学机构会给出两个价格,一个是结算价报给学校,而另一个则是给学生的报价。游学机构收取结算价,而学生报价和结算价之间会有一个差价,这个差价就是学校拿到的部分。张老师透露:“我们机构这边就是按照结算价来走,一般一个人的利润有三四千元。”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几乎所有游学机构都保证可以免去学校带队老师的费用,并平摊在学生报价中,“带队老师的话,我们会把他的价格核算到报价中去”。

部分游学机构与公立学校长期合作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游学机构的合作对象不仅有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还有公立学校。一家名为美之旅国际研学机构的张老师透露,他们与北京多家学校长期和短期都有合作,承接各种国际游的夏令营、冬令营以及各种特定的音乐、绘画等艺术类的国际游学项目。张老师列举了曾经合作过的北京公立学校,均是有名的重点中学。

在定价模式上,张老师透露可以“私人定制”,学校方面可以有较大自由度和行程主动权。“你们给出一个行程,比如说去哪个学校,哪个景点,待几天,什么时间出行等,我们会根据您的要求进行核价。一般来讲10人就可以成团。”

世纪明德研学旅行机构的王老师说,他们曾与全国3000多所中小学都有合作,北京也有部分合作的学校。一般最低20人成团。当记者表示在合作方面是否给学校一些利润空间时,该老师随即回复表示“会有”,还进一步表示等合作时长、路线等细节定下来后,再具体谈。

研学旅行被偷换概念 推热短期高价游学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指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同时指出“将修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是方向”。

其实这份意见所提及的“研学旅行”并非特指“出国游学”,而是指“结合当地实际”,甚至可以说更侧重于国内,“研学旅行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实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然而,业内人士指出,文件一经发布,不管是学校还是海外旅游机构,第一反应是认为相关部门为游学大开绿灯且开始助推这一市场。在采访中也有不少游学中介机构提到了教育部的政策支持。

声音

部分家长盲目跟风 学生评价两极化

对于价格高昂的海外游学项目,有家长表示“班里孩子很多都在报,不报怕孩子不高兴”。

也有家长认为应该理性消费。“我见过身边的家长送孩子出国夏令营,其实孩子太小了,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还挺受罪,性价比不高。”说话的这位胡女士是一个5年级小男生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暑假安排,她说:“我让孩子上了个军训夏令营,也就两三千块钱,在里面可以增加孩子的独立能力,收获也不小。”

北京某中学的准高三学生王辰(化名)告诉记者,他和家长都不准备报这种项目,“学校办的都特贵,十一二天小三万元”。

来自某重点实验中学的高一学生小欣认为,所谓“和外国学生友好交流”根本没有实现,因为“美国学生根本就不愿意理我们啊”。

不过,也有同学表示,出国可以锻炼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机会进入西式课堂感受文化差异,这个倒是平常出去玩体验不到的”。

专家

学校与商业机构合作拿“回扣”属违规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种短期的游学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作用不大。孩子的感觉还比较泛化,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对他的影响相对来讲越浅,越没有针对性;如果年龄大的孩子,记忆可能多一点。来回的奔波,没有多少学习的成分,所以教育的价值不是太高。

他还表示,有些学校跟商业机构合作拿“回扣”,公立学校这么做是违背相关规定的,如果有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举报。如果证据确凿,相关部门要进行相应的处罚。(雷若彤 武文娟)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