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生活在云端
给自己找个更好的“伴侣”
微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在云端

 

□程应峰(湖北咸宁)

有一句话说,云里写诗,泥里生活。这里的云,是一种状态,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高远的状态。云和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距离遥远,境界殊异,是截然不同的。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魏晋时期的嵇康,就是一个绝世独立,耽于理想的人。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因得罪钟会,被他有心构陷,39岁时超尘出世,从容离去。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在行刑前一段时间,他向哥哥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从容就戮。正因如此,《广陵散》成为后学心目中的绝响。

一曲《广陵散》,如一轮雨中的太阳,亮出了嵇康心中最后的温度。这云端的温度,看似遥不可及,却是那样入脑入心。如一首诗描绘的一样:“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云,向来是具有神性的。这一点,在神话故事中,无处不在。唐僧师徒4人西游取经,机智、好动、活泼、勇敢、疾恶如仇、是非分明的孙悟空一不高兴,就会腾云驾雾,回他的花果山;当然,若是高兴,他也会一个筋斗云,跑出十万八千里。然而,跑得再远,他也跑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在我看来,如来佛就是自然造化的象征。也就是说,孙悟空再神,也是受自然法则约束的。

菩提祖师的腾空之术,分为三层境界:攀云、爬云、腾云。悟空的筋斗云为最高境界中的腾云之术。《西游记》之“菩提传腾云”有这样的描述:大概一顿饭的工夫,二猴重又驾云返还,只是往复不过五六里地。腾云归来,二猴都是十分兴奋。这腾云之术和驾驭狂风不同,驾驭狂风就如同在怒海中驾驶小木舟,腾云可比静海中乘坐航母,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二猴降下云头,看见菩提祖师,上前施礼道:“启禀祖师,弟子已经返回,这便是腾云驾雾之法了。”听了这话,祖师不禁莞尔:“你等所学虽然广泛,可是这见闻却是十分差了,似是这般,算不得腾云,往大处说,只能算得是爬云而已。自古有言:神人朝游北海暮苍梧,似你这般,去上不过几里地,真的连爬云也算不上,只能算得攀云罢了。” 菩提接着说,“所谓‘朝游北海暮苍梧’,指早晨从北海而起,驾驭白云,游过东海、西海、南海,复转苍梧。也就是说,将四海之滨,一日都游遍,方算得腾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这玩意儿一下子就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谓云端,实则是网络工程师在绘制相关运行示意图时,以一朵云来代表的网络。也就是说,所有运用网络沟通多台计算机的运算工作,或是透过网络联机取得由远程主机提供的服务等,都是一种云端服务。可以说,云端服务拓展了有限的时间空间,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方便、通达、快捷、智慧。

现代生活,人们使用电子产品,日常生活都与云端服务密切关联起来,坐居一室,便可遨游神州。不作神仙,也已经是腾云驾雾,云里来,云里去,实实在在生活在云端了。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