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悦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简·奥斯汀如何打发悠悠岁月
《不一样的小孩》绘本特辑
被纳粹歪曲利用的文化偶像
《有琴一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简·奥斯汀如何打发悠悠岁月

 

200年前,一位美丽的文学巨星陨落,她给全世界留下了六部不朽的著作。《傲慢与偏见》《爱玛》《理智与情感》《劝导》《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每一部都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

200年后的今天,当向经典致敬的时候,我也在好奇:终身未婚的简·奥斯汀,是如何打发她的悠悠岁月的呢?国际知名的简·奥斯汀研究专家大卫·赛尔温与简·奥斯汀的后人们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后人之口,大卫·赛尔温了解了写作以外的简·奥斯汀,并写出了《简·奥斯汀与孩子们》和《简·奥斯汀的休闲人生》两本书。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了简·奥斯汀的性格,而作为一名作家,简·奥斯汀将自己受到的全部影响和产生的全部情感都注入她的作品中。因此,从她六部经典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点滴,我们便可以看出,她的日常生活都是怎样的。她笔下喜欢弹琴的玛丽安、喜欢画画的埃莉诺、喜欢猜谜的爱玛、喜欢看书的范妮,无一不令我印象深刻,而每个角色身上或多或少也都有简·奥斯汀的影子。唱歌、弹琴、跳舞、绘画、读书、作诗、刺绣、猜谜、看戏剧……在我看来,闲情雅致过一生的她才是最完美的女主角。

比如写信。据称,在简·奥斯汀所处的那个时代,流行写长信,不写满3页纸,可是要道歉的!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还能保持与初中同窗的信件往来。后来,有了手机、电脑、网络等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高端的通信设备,我也随大流,进入了一个越来越急躁、越来越难静心的电子世界。2016年底,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栏目在腾讯视频播出,节目由当红明星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引发大家感慨连连。“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或许,在电子设备的牢笼里关久了,回归永不过时的风尚,亲笔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甚至期盼和想象着它们的漂洋过海,才是保鲜友谊的一剂营养品。

比如欣赏与排演戏剧。在我们看来,戏剧似乎是很小众的喜好。但在欧美发达国家,莎士比亚一直都“活”在舞台之上。奥斯汀家族对戏剧的喜爱,更是非比寻常。在简·奥斯汀9岁的时候,她还自己改编了一部短短的戏剧,并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安排了角色,大家茶余饭后一起编排和表演,而这个活动,在奥斯汀家族进行了多年。相较于我们如今的“每逢佳节胖三斤”和“去景点拍人山人海”,奥斯汀家赢的不止是有文化和内涵——在我看来,家族的凝聚力,是他们更大的财富。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简·奥斯汀,创作时都不忘戏剧。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她竟然安排她笔下的男男女女们,在书中排演了一出戏剧!她借助戏剧中角色的命运来预示自己小说的情节发展,可见其功力深厚。

比如读书。当然,这也是简·奥斯汀的最爱之事,她的很多休闲活动,也都与此息息相关。在她的小说中,书籍是灰姑娘范妮·普莱斯的水晶鞋,她不卑不亢,广泛阅读,最终等到了她的王子——“人丑就得多读书”的道理,简·奥斯汀在200多年前就以一种非常文艺的方式揭露了。今年年初,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引起广泛关注。其实,经典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经典人物永远都不会被时尚的定义束缚住。

在阅读简·奥斯汀的过程中,我将自家阳台打造成了一个小小花园:绿萝、多肉、向日葵、茉莉、格桑花……一边守护着它们的成长,一边在台前看书。在一个白云朵朵的深夜里,我甚至触景生情作了一首诗。愿有幸捧起此书的你,也拥有一个美好的休闲人生;愿身处喧嚣世界的我们,都能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由自在地乐活一生。

(杨佳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