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当兵要当上战场的兵
【暖心儿子】
【硬汉导演】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军“司令”满广志:
当兵要当上战场的兵

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在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圆满结束。刚阅完兵,就有一名被“活捉”的军人火了,满微博都是他的段子、他的传说。这名神秘的军人叫满广志,是传说中的“六边形蓝军旅长”(“六边形”来源于游戏术语,一般游戏中的人物属性会有攻击、防御、装备等6个,如果6个属性都是满格,那么就会形成六边形)。
这位毕业于
 

“当兵要当上战场的兵”

蓝军,是指在部队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它可以模仿世界上任何军队的作战特征,与红军(代表我方正面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驻扎在朱日和基地的蓝军部队,是我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2011年组建以来,这支部队充分模拟出了敌军的狡猾、凶狠、灵活,被称为“草原之狼”,让所有红军充分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而满广志,就是这支部队的“狼头”。2014年至2016年,满广志带领的蓝军旅,先后和27个师旅进行了33场实兵对抗演习,战绩是32胜1负。红军只赢了一次还是惨胜,当时红军一个旅只剩一个政治部主任,带着15名战士拼刺刀,最后抄了蓝军。

关于满广志狠虐红军,还有两个故事:有一回,某团,刚开演就被满广志抓了团长和政委,然后满广志派人化装成老百姓去团里慰问,他们都信以为真,然后整个指挥部都被蓝军端了;还有一回,某旅,火车刚到站,就被导弹灭了一半,满广志搞突袭,搞火力掩盖,毫不留情,这可比《士兵突击》剧情精彩多了!

于是,满广志成了各大军区又爱又恨的男子。被满广志狠虐的红军,放出“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口号。谁知,红军没捉到的满广志却被记者捉了——在建军90周年阅兵式特别报道中,满广志出现了!

满广志是山东人,这个从山东沂蒙老区走出的少年从小就有个梦想——带兵打仗。

1992年,满广志满怀期望地报考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却因近视未被录取。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后,因专业属纯技术范畴,与梦想的带兵指挥无关,他一度想退学。4年后,通过考取军事科学院国际战略专业的研究生,满广志迈入梦想的大门。

作为军科院毕业的高才生,按惯例要进机关,但满广志却选择到部队基层,接受最基本的士兵训练。对于这一决定,连家人也觉得他太“冲动”。

满广志的“冲动”还不止这一次。2004年,他迎来调往集团军机关的机会,满广志也选择了放弃。2006年,满广志放弃调往军区作战部工作的机会,选择当他的坦克部队营长。说起自己的3次放弃,满广志说,“当兵就是要当上战场的兵,在一线冲锋陷阵,干着觉得踏实”。被问及是否会担心自己拒绝领导的赏识,而被认为“不识时务”,满广志笑笑说,“好好跟领导解释嘛,人只会方,不懂得圆也不行呀”。

某机步师政治委员黄绪鸿评价满广志:“轴!不过也是因为他的轴、倔强、坚持,才可能完成别人轻易放弃的任务。”

“如果阵亡我死有所值”

2010年3月,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多个职务后,满广志担任某机步团团长。

满广志说,如今的战场不同于以往比兵力、火力,而是部队的速度、协同能力,采用信息化数据指挥战斗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2013年,满广志接受任务参加全军重大演习,他决定要尝试陆航协同作战。“坦克冲击带起的烟尘可能遮蔽飞行员视线,坦克射击抛出的弹片也可能击中直升机。”演习前,不少人提出这样的担忧。满广志拿出陆空指挥一张网的方案,后面还附有风险评估报告。军长看后,当场拍板执行。

就在队伍按预定计划向3号高地发起进攻时,一架负责攻击6号高地的直升机却飞到3号高地。“直升机误判目标!”陆航指挥员刚要指挥飞行员停止射击,一发导弹呼啸着飞向前方的坦克。所幸,导弹落在距离坦克300米的位置,未造成伤亡。

在庆功宴上,陆航部队的领导拍着满广志的肩膀说:“老满,你胆子太大了,难怪有人叫你‘满大胆’!”

某红军团政委刘华生接受采访时说,部队里演练,很多指挥官考虑安全不去冒险,但是满广志却敢做。当然他的大胆源自他平时对装备性能的钻研和对部队训练的严苛要求。

满广志带的兵是一支现代化的信息部队,高精尖装备武装到牙齿。但他深知装备只有用好了才能打胜仗,所以练兵格外“狠”。他经常要求队伍分成“红蓝”两队打对抗,在训练中熟稔装备的性能。每次接受新装备,满广志和团里的主官必须研究个底儿掉。根据大纲训练、协调,把尖端武器的性能挖掘到极致。严苛的训练带来战场上漂亮的翻身。

一次演习,师长临时要求集中火力攻打某高地,主力攻击团上报申请“15秒”“12秒”。当满广志的兵铿锵有力地报出“我8秒”时,震惊了在座各团,因为这支队伍在演习时只负责勤务,俗称部队的“二等公民”。

“打仗那么拼,你不怕死吗?”对此,满广志就说了一句话:“如果阵亡我死有所值。”

“有仗可打是军人之幸”

和平年代,战争离我们有多远?满广志认为,信息化时代战争无处不在,侦察反侦察不是战时才有,平时一旦暴露就会被摧毁,信息防护工作始终是打仗状态。“有仗可打是军人之幸,捞不着仗打是百姓之幸。”满广志说,从内心讲,他是渴望一场战争的。

满广志把每次演习都当成上战场,“死也要把对方打败”。这种意识不但在演习中,连唱军歌他也要求士兵打败对方。“要形成见了第一就眼红、不拿第一就脸红的意识。”满广志认为,军人就要有争、比的劲头,通过争抢把男儿的血性劲儿激发出来,真正拉到战场上才不会懈怠。

近年来,满广志带领部队完成了20余项重大联合演训任务,“猛虎团长”称号不胫而走。德军第十装甲师师长观摩演习后感慨:“未来战场上谁碰到这支队伍,都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而荷枪实弹的演习,永远伴随着危险。有一次演练某新型坦克360度全向射击功能,3辆坦克一个大坡度飘移之后,炮口竟齐刷刷指向射击指挥所,而这时满广志和其他指挥员正在指挥所中。不少人都建议降低难度训练,但满广志组织几位指挥员重新推算后,坚持继续演练。最后,坦克360度全向射击这一难点终于突破。

满广志说,部队新装备的战术、战法,包括武器使用的实际参数都是空白,如果不玩命去摸索,那设备都用不起来,更不要说战斗力。现代军人,不仅是拼力气,更是要拼技术、拼战术。

“在妻儿面前难抬头”

满广志作为享誉全军的新一代蓝军“司令”,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治军能力都无可挑剔。

不过,从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上看,满广志“这辈子在妻儿面前都难抬起头”。满广志在两种情况下最郁闷,第一是完不成领导分配的任务,第二就是妻子闹脾气,看到爱人哭就心酸。常规工作时,他可以每周回去一天多时间,但是遇到去塞外演习可能几个月不能回家。

满广志把亏欠都化为了对妻儿的爱。每次回家,他一分钟都不愿离开妻儿,陪妻子逛街、陪儿子打游戏,想要什么恨不得都满足,有时候他自己感觉都是在溺爱孩子。“现在我回家,儿子睡觉前必须让我给他挠痒痒、哄他睡觉,真的特别心甘情愿,让怎么挠就怎么挠,感觉特别好。”

儿子逐渐长大,对父亲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满广志在家待一天要回部队,四五岁时儿子不理他,现在儿子会拦在门口抱着腿不让他走。满广志想念儿子,但是他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满广志的妻子谭娟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一位军人。满广志觉得亏欠妻子很多,特别是她既要承担很多任务,还要带孩子,非常辛苦。“我们都是军人,即使没有太多沟通,她也能理解我。等我退休了会好好补偿她,陪她一起慢慢变老。”(婉综)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