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国内·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江苏不再向学校提供高考分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不再向学校提供高考分数
成绩仅限考生本人上网查询 教育主管部门称此举为防止“炒状元”
2016年6月25日,湖北省襄阳市某中学学生获全市理科第一名,该校挂出状元标语。
2010年6月23日,吉林市某中学校气球飘扬,宣告两名学生并列获得吉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据《新京报》报道,高考甫一落幕,一场争夺高考状元的“战役”便随之打响。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对此进行了一次“釜底抽薪”式的改革,引起全国关注。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2017年江苏省高考分数信息将只向考生本人提供。考生通过事先下发的考生号和动态口令卡,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进行查询。除此之外,包括学校在内的其他机构及个人,将无法像往年一样获得考生的高考分数信息。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介绍,这一规定在今年高考前即已制定,2017年属首次实施。其表示,对高考成绩进行“保密”,系响应教育部关于“不炒作高分考生、‘高考状元’”的精神,从根本上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杜绝。

对此,教育专家认为,根植于“唯分数论”的社会土壤,炒作高考状元现象势必将长期存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出台配套措施,保证新政的实施效果。

新政

高考成绩仅限考生本人查询

高考前夕,江苏考生都收到了一张形似银行卡的卡片,名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动态口令卡”,上印志愿填报批次及时间。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动态口令卡”与常见的个人网银U盾类似,是考生身份的识别工具。而发放这样一款动态口令卡,其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考生个人隐私,包括成绩信息。

动态口令卡的作用不仅限于此。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2017年,江苏考生的高考成绩通知单,统一实行网上在线打印。考生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动态口令卡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自行打印成绩通知单。对于部分不具备自行打印条件的考生,也可至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打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电话、微信等查询方式。

这也意味着,除考生本人之外,再无其他机构或个人可获得高考分数信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江苏省教育厅及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两名相关工作人员分别证实了这一点。

前述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称,往年,江苏高考成绩以打印纸的形式下发至各学校,学生再从学校处领取成绩条。而自今年起,考试分数将只通过网络提供给考生个人,不再向包括学校、教师在内的其他机构及个人提供。

回应

教育考试院:应对“高考状元热”

南京多名高中教师告诉记者,江苏高考成绩由原先的半公开化,开始转向考生“个人化”的背后,是教育主管部门向愈演愈烈的“高考状元热”泼出的一盆冷水。

一名带班参加今年高考的教师介绍,往年高考成绩放榜后,各高考强校往往会立即在官网贴出喜报,或者在学校内拉出横幅,对高分考生、上线率等数据进行宣传,甚至考生还未知悉分数,报喜的电话便已经打来,“互相盯着,尤其是高分段的考生”。

至于“高考状元”,由于分数信息的半公开化,往往不胜其扰。在高考成绩决定学校排名的现状下,学校会先行宣传;而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各种“蹭热点”的商家接踵而来;除此之外,还有各类讲座、经验介绍会等,会邀请“状元”参加。

在校方掌握学生高考成绩的情况下,出于追求录取率的考虑,甚至会出现学校干预考生志愿填报的现象。《中国青年报》今年6月14日曾报道,国内某著名中学收集高分考生的志愿填报密码,并“代填”录取志愿。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一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介绍,江苏今年不再向学校通报高考成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学校炒作高分考生或者干预考生志愿填报的现象出现,“这也是对教育部多年来叫停‘炒状元’精神的一次探索”。

观点

应出台配套措施保障实施效果

部分网友认为,江苏今年只向考生本人提供高考成绩,不再通过学校渠道发放,改革初衷值得肯定,但并不意味着对高考“状元”的炒作便会就此刹车。有网友举例称,今年6月23日高考成绩放榜,仅仅一天后的6月24日,江苏省和各地市高考状元的消息就被爆出。

在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熊丙奇看来,高考成绩绕开学校,实际上存在一些弊端,包括无法满足考生间“知己知彼”的需求,给高校录取造成困扰,甚至会影响录取的透明度。

一种声音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出台配套措施,甚至直接禁止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把高考成绩当政绩进行宣传炒作,并禁止学校向媒体提供高考成绩。对于违反规定进行宣传、炒作者,应当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对此,江苏省教育厅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这一新政系今年首次实施,未来或将有配套措施。

此前,山东曾有“冷冻”高分考生信息的尝试。2011年高考放榜前,山东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组织媒体高考座谈会,针对高考状元相关信息进行“封杀”。自2011年起,山东高考成绩数据由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统一掌握,不再向市县发布,确保高考信息只用于本人填报志愿和录取招生。

延展

“炒状元”被叫停13年 却屡禁不止

其实,早在2004年,教育部即曾叫停“炒状元”现象,时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曾表示,教育部一直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不赞成对高考“状元”进行宣传,也不赞成学校为高考“状元”开展全校范围的庆祝活动。

可是,叫停“炒状元”已13年,每逢高考放榜,形形色色的“状元”仍是引人注目的话题。例如,即便是不再向学校透露分数,今年江苏高考各地的“状元”还是很快便被挖了出来。而在包括江苏省启东中学等在内的高考强校官网上,高分考生的喜报也几乎“雷打不动”地出现。

“操作上并不难,即便学校不知道分数,也能很快锁定高分考生。”某校高中教师介绍,对于一些地市来说,具备出“状元”条件的中学,基本只有一到两所,而具备冲击“状元”能力的考生,数量实际也有限,“老师打几个电话,然后几个学校之间一对,(名次)就出来了。”

前述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高考前,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向下属各级教育局、学校提出要求,对“炒状元”现象进行淡化。其表示,在“炒状元”链条上,媒体、商家都是一环。

“炒状元”现象为何屡禁不止?熊丙奇认为,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提倡多元化评价,但高校至今仍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录取手段。在较为单一的评价体系下,社会在评价人才时,通常会认为考高分、进入好大学才是人才。因此,总分的第一名,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得到关注,并且由于其关注度,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这也使得各界竞相追逐。在功利的社会氛围下,企业、媒体、学校以及家长对“高考状元”产生了不恰当的期待和评价。(王煜)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