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恢复高考后,招录首批大学生
行车须谨慎
“老赖”向法院哭穷 听说拘留马上还款
卫东区企业家捐设环保基金
拖欠的工资要不回 实习大学生很无奈
执行法官为农民工“抠”出百万拖欠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旬老人华培芳:
恢复高考后,招录首批大学生

华培芳向记者展示自己刻写、编印的教材
 

□本报记者 傅纪元/文 李英平/图

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市区凌云路与湛北路交叉口西侧的平顶山学院家属院见到了年逾八旬的华培芳,老人头发花白,但精神饱满,声音铿锵,侃侃而谈。

华培芳1961年从开封师范学院(现为河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先后在市一高、市师范学校(现为平顶山教育学院)、平顶山师专(现为平顶山学院)任教。1998年退休前任原平顶山师专美术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在华培芳家,老人拿出几份《平顶山晚报》说,晚报最近刊登的《高考1977》系列报道,通过采访当年的考生,回味高考、感悟人生,述说高考、记录历史,令人感触深刻。“晚报6月9日刊登的刘玉全曾经是市师范学校1977级政文中专班的学生。我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前年还参加了学生们组织的联谊会。”

据介绍,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华培芳代表学校赴郑州参加了学校大专班和中专班的招生录取工作,并成为这批学生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

高考招录大专班

华培芳回忆,恢复高考前,上大中专院校实行的是基层推荐制度,生产队、办事处将辖区出身好的“根正苗红”的子女推荐出来成为升学人选。这种选拔制度将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挡在了大学校门外。由于选拔制度出现的偏差,当时被招进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太差,有的处于半文盲状态,甚至连声韵母表都认不全。

1977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恢复高考制度的决定。市教委(现为市教育局)研究后决定,要抓住历史机遇,在市师范学校的基础上设置大专班,以后再建立师专、学院,终结我市无高校的历史。这项决定得到省教育厅、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1978年3月5日,时任市师范学校教研组组长的华培芳赴郑州进行两个大专班、两个中专班的招生录取工作,其中中文、数学两个大专班分别计划招生50人。录取标准以全国统考总成绩为依据,其中25岁以上考生录取分数线要比25岁以下的考生高15分。思想政治表现主要考查考生个人档案,没有违法乱纪即为合格,不以家庭出身定命运。

华培芳说,招录工作完成后,1978年5月1日,市师范学校开学,校园里多了两个大专班。作为学校首届中文大专班的班主任,他记得中文大专班报到人数42人,其中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男生40人,女生2人。这批学生入校前有待业青年、企业职工,有返乡知青、农民、代课老师,应届高中毕业生仅一人。

纯手工打造课本

华培芳说,大专班成立后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遇到许多困难,比如教室不够用,教学没大纲、没教材等。当时他和同事跑遍省内郑州、开封等多个城市寻找教材,结果一无所获。研究后,学校要求老师改变教学办法:课堂讲课速度慢一些、多板书,让学生多做课堂笔记,加大自习辅导、多答疑。

华培芳拿出一本泛黄的课本说,这是他于1978年12月亲手编印的《古典文学作品选》(先秦部分)。记者看到,书内收录有古代神话五则、《诗经》两篇、《左传》三篇、《战国策》两篇等名篇名作,每篇均配有字词注释、作者作品简介、课后练习。华培芳说,这本书共53页,是他纯手工完成的。当时他白天教课、改作业,晚上用钢针笔在蜡版上刻写,再一页页手工印刷,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钟。

华培芳回忆,艰苦的教与学三年后,1977级大专班的学生们顺利毕业。如今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成为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有的成为政府精英和企业负责人、骨干。

这些年,华培芳和当年的学生一直保持着联系。“谈起高考往事,他们大多数人都对那个突然出现的机遇心存感激。”华培芳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