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高考1977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考圆了我多年的读书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玉全:
高考圆了我多年的读书梦

刘玉全翻看40年前记录高考细节的日记本
 

□本报记者 高红侠 文/图

在刘玉全看来,40年前的高考,毫无疑问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正在厂里建厂房的他不甘心放弃读书梦想,毅然报名参加了高考。这场考试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成为一位初中老师。后来,他又转行成为一家银行的管理人员,直至几年前退休。

5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工人文化宫南门的檀宫小区,见到了今年63岁的刘玉全。退休在家的他看书、写作,间或带着年幼的外孙女外出玩耍。他笑称自己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 他正在建厂房

1954年,刘玉全出生在许昌市襄城县县城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四。小时候,刘玉全痴迷看书,看到街上地摊上的连环画就迈不动腿,停下来如饥似渴地阅读。“我记得很清楚,看一本要两分钱,看两本三分钱。”

刘玉全上初中时正值“文革”。一次,他到同学家玩,发现同学家的阁楼里藏着一大堆书,就迫不及待地坐在地上看了起来。同学见他喜欢,就慷慨地送给他一摞书。“我记得其中有《农民起义》和《科学家的天才》等。”刘玉全如获至宝,拿回家连夜看了起来。1970年初中毕业后,他身体不好没有下乡。为了补贴家用,他在县城一家小工厂干临时工。

1973年,刘玉全跟随母亲来到平顶山,在原市食品公司下设的大众路肉店当营业员。他白天卖肉,晚上就读借来的报纸和书籍。有一天,他从同事那里借到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吃过晚饭后,他顾不上白天工作的劳累,坐在宿舍一口气把整本书看完才睡觉。

1976年,原市食品公司下设的牛羊肉加工厂招工,刘玉全成为一名工人。建厂初期,他和同事一起,挽起袖子盖厂房、干杂活。1977年11月份,正在厂区建厂房的他意外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立即兴奋起来,可一转念,心中又多了些许担忧:上学时遇上了“文革”,根本没有系统地学习文化课,再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怎么办?

积极备考 心遂所愿

因为白天还要和同事们一起建厂,刘玉全只能在晚上抽空看书。但他觉得自己落下的功课太多,一时不知从何补起,只好找来一些学过的书本复习。为了了解更多的时事政治,他在单位找了一些报纸和杂志阅读,把自己平时收集的一些文章摆放在床上琢磨,然后自拟作文题目练笔。

1977年12月8日,刘玉全踏进了高考的考场。

刘玉全报的是文科,主要考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平时爱看书的他对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不太担心,唯一担心的是数学。

当年刘玉全有写日记的习惯,记者从他珍藏了40年的一个红皮日记本上看到,细心的他把当年参加高考的准考证和新生入学注意事项等内容抄录了下来,报考专业、报名号、考场座次等内容一目了然。

刘玉全清晰地记得,当年他在市八中参加的高考。当天上午,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去考试,考完后相互握手表示祝贺。下午考历史和地理,题不难,由于过度紧张,地理有两道题答错了。

第二天考数学,卷子上只有10道题,但刘玉全不会做,只好交了白卷。“我们那个考场有将近一半人交了白卷。”

刘玉全说,经历了“文革”的大部分考生都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教育。他的数学交了白卷,感觉录取没有希望,于是总结经验,暗暗地给自己打气,并找来单位一位老高中生恶补数学,决定来年再考。

刘玉全回忆,当年具体考了多少分他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查询成绩。1978年4月初,正在工厂干活的他意外收到平顶山师范学校政文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工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与自己同时参加高考的妹妹落榜,他觉得自己比较幸运,暗暗下定决心:虽然录取学校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但这次一定要走,去圆自己梦寐以求的读书梦。

中专毕业 他成为一名老师

学校开学,刘玉全怀着激动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到校报到。语文基础较差的刘玉全根本分不清楚主、谓、宾、定、状、补语的区别,但他学习很努力,还虚心向老师及同学请教,现代汉语水平很快赶上了其他同学。平时酷爱看读书的他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在文言文翻译方面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

在学校,刘玉全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学校图书馆经常有他的身影。一次,他在学校图书馆借到舒新城先生的教育史学巨著《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当读到容闳书写,由曾国藩、李鸿章上奏朝廷的《幼童留洋奏折》时,刘玉全非常激动,认真做了笔记。他隐约感觉到,以詹天佑为首的120名幼童留洋背后,一定有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那时,他就立志要把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的历史研究清楚。

经过两年的中专学习,1980年,刘玉全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原平煤集团建井一处中学(现市四十四中),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他总是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将课文讲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校领导的称赞。

痴迷研究晚清史

因为一些原因,1984年,他忍痛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教师岗位,成为农行平顶山分行的一名管理人员。刘玉全说,由于酷爱文学,在教学期间,他经常写一些文学作品,屡屡见诸平顶山日报报端。他还致力于钻研晚清历史,2008年,由他著作的30多万字的《大清幼童留洋记》出版。退休后的刘玉全把大把时间用在研究晚清史上,达到了痴迷的状态。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晚清时期的历史,刘玉全经常向《光明日报》投稿。他的《孔子对当代青年的人生启示》被《光明观察》推荐到国庆专栏刊发,《容闳五言律诗的纠正》一文也被《光明观察》刊发。他新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有为风云录》上集在凤凰网历史小说征文栏目发表,下集正在修改当中。

聊起40年前的那次高考,刘玉全感慨万千:如果不是那次高考,他也许会做一辈子工人。是那年高考圆了他的读书梦,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感恩1977年高考。每当他和同学们说起当年高考的话题,大家都依然激动万分。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他和同学们商量,决定用他们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一下。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