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督查组拒之门外,企业胆量何来
莫要耗尽人们的善良包容
保护性停机
语文阅读理解,真的那么面目可憎吗?
新闻快评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阅读理解,真的那么面目可憎吗?

 

语文考试,最难最怕,当属阅读理解。答题答错不明所以,丢分丢得痛彻心扉。最近,媒体报道一位作者的文章被选用为阅读理解材料,自己做题后却尴尬地发现,12分最多拿6分,处于不及格边缘。这位作者还发现,有助于考生作答的段落被肆意删去,他由此不禁发问:“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题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题,未必真那么糟糕

□然玉

关于语文阅读题的各式吐槽,很久以来就是网络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作者本人答不对“作者意图”,作者的理解比不上出题人的理解,种种滑稽桥段一再被人拿来戏谑调侃。有鉴于此,近些年来,舆论针对“语文阅读”“语文考试”甚至是“语文教育”的种种讨论,莫不一再表达出明确的忧虑和反思立场。

应该承认,语文阅读题标准答案中的“作者意图”多数时候并不是原作者真实的所思所想,这事确实是有点讽刺。但是,到底该怎样理解和评价这一现象,或许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一旦形成之后,就已经与原作者无关。任何人都可以对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任何人都可以对一篇文章再解释、再赋义。写作者的主观想法,绝非是解读某个文章的唯一答案。再者说了,出题者、教师、学生们又不会读心算命,怎么知道作者想什么呢?

按理说,阅读题标准答案里的“作者意图”不同于作者的真实意图,这本就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在此类试题中,命题者最大的过失,实则在于在题目中采用了诸如“作者意图”“作者想表达些什么”等极其武断的措辞。此类说法一方面在逻辑上不够严谨,另一方面也有越俎代庖、冒名顶替之嫌——这种单方面将“一己之见”强加到原作者身上的做法,引起反感与反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如果命题中能够采取更为中立的、去人格化的表述,势必会有效规避这一问题。

需要厘清的是,语文阅读题考试,本质上也是一个“训练—反馈—筛选”的过程。教育者借此所要检测的,乃是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事实上,除了颇受争议的“主观理解部分”,此类阅读题所考察的更多还是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而这些都是可以依照标准答案打分的客观题。倘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我们或许会发现,现行的语文阅读题,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至少在大框架上,其是与现有的语文教育模式相匹配的。

当一道阅读理解题出现在试卷里,你就不能指望其不套路化、没有标准答案。如其不然,考试以及评分就将充满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这相当于失去了考试的意义。所以真正要弄清楚的是,当我们吐槽语文阅读题时,我们到底是想表达些什么?是不满诸如“作者意图”之类的题目设置,而呼吁命题者能够以更严谨的说法避免争议?还是质疑现有的语文教育理念本身,而更多强调语文熏陶灵性、启迪心智之类的“初心”?如果是前者,则一切好说;而如果是后者,想必得从长计议了。

观点2

神奇的语文阅读题误人子弟不浅

□兽兽

虽然高考离我已将近20年,但答题的套路仍让我这样的亲历者心有余悸不堪回首。回想起来,那时做过的海量阅读题,大多跟阅读本身无关。考试既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不照顾阅读所需的心理和情绪,甚至与平时的阅读训练、考生付出多大努力也无关,考的纯粹是应试伎俩,话说重点,这些考题,至多体现了出题者的跋扈。

这些阅读题,基本上套路就是:首先用各种生僻知识点和语言圈套(如文学理论、大众哲学选本及国外科普文常见的、经过编译的欧化语言)把考生打蒙,其次,时间紧迫,你开始慌张,铅笔和目光在答题选项与原文之间来回游移,选项大同小异似是而非,多番抵抗无效之下你开始心理崩盘,随便选个顺眼的字母了事。这样的测试,别说跟正常人正常阅读没关系,甚至连正常的考试都算不上。

我自己后来念了中文系,用了好多年时间重新学习阅读,并且重新树立起阅读自信。正常的阅读训练,无非三方面目的,一是准确获取信息,二是训练逻辑和说理,三是形成良好的、对于语言和修辞之美的鉴赏力及感受力。以此观之,“挖坑出题法”最大的问题,一是各种聚焦于细枝末节的干扰战术,违背正常的阅读心理,二是文类、文体和文风上,选择目光狭隘,尤其是各种抒情美文,思想羸弱不说,语意模糊所造成的阐释空间巨大,出题者若把自己认为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定为标准答案,窒息了考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与阅读本应具有的功能背道而驰,可谓误人子弟不浅。

既然如此,为何阅读题出题者依然钟情于刨坑?难道没有别的出路?我觉得根子还在应试教育上。考试大国,出题者的出发点,依然是考试改卷标准化所必需的“得分点”,有了这样的得分点,涂卡和机械改卷才能缓解阅卷者水平的参差不齐、数量不足和劳动量过大。从出题者的角度,考题既要保证不能大家都死得很难看,又能让一部分考生“拔尖”,只要实现这两点,出题就算完成任务。假如中考高考,流水线式阅卷的作业方式不变,语文考试阅读题既人神共愤又无力改观的局面,就会一直维持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