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春天的故事·他们的60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感谢矿山的哺育
昔日住草房 今天居高楼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中年:
昔日住草房 今天居高楼

华中年在办公室翻看《平顶山晚报》
 

□本报记者

王辉 文/图

华中年1957年出生在卫东区鸿鹰街道大营社区,是土生土长的平顶山人,现担任大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4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大营社区居委会华中年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浓眉大眼、身体壮实的男子汉。

建市初期,市区呈“丁”字形

提及当年的平顶山,华中年说:“以前,平顶山叫平顶山特区。小时候印象中的平顶山市区,主要呈‘丁’字形结构,即以东西走向的矿工路为一横,以南北走向的中兴路为竖勾形成的‘丁’字形结构。”那个时候,矿工路和中兴路(北段)这两条主干道两边有一些单位和居民区,而建设路以南,光明路以西大部分地区都还是田地,“那时候,也没有现在的帘子布厂(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世纪70年代,华中年上高中,市区的城东河、月台河和吴寨沟都是从平顶山上流下来的自然河道,吴寨沟是一条臭水沟,河沟两侧杂草丛生。那时的市区没有诚朴路与鸿翔路,更没有诚朴路湛河桥,也没有沁园小区,现在的建东小区和体育村,曾经都是庄稼地。

1981年,市区建设路开始向东延伸,与许南公路相接,市区东大门有了一条平坦的柏油马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建成了建东小区和体育村,随后又筹建了鸿鹰小区和平顶山贸易广场。2000年前后,市区东城河、月台河和吴寨沟也逐步得到整治,变成了现在河水清、环境美的样子。这些变化,扩大了市区规模,使城市框架逐渐拉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村民乘坐木筏去种地

华中年说,童年时期的大营村几乎四面环水,周围有寨墙,村北和村东有月台河绕村而过,村南是湛河,村西则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水沟。当时村里有十几个生产队,其中第一生产队(下称一队)的村民在湛河南岸有一片庄稼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大营村南的湛河上没有桥,河床宽阔,河水较深。一队的村民带着农具去田地里劳作,需要乘坐木筏横渡湛河。有一年,一队一二十个村民同乘一个木筏渡河,行至湛河中间不慎翻倒,大部分村民落水后获救,有三个妇女不幸溺水身亡。

上世纪60年代末,大营村南的湛河上及村北的月台河上开始建桥,结束了村民乘坐木筏去种地的历史。

全家年收入800多元

在大营村上完小学和初中后,1972年秋天,华中年考入市三中读高一。他说,从大营村到市三中有三四公里的路程,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和干粮步行去上学。学校当时也有食堂,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高中三年,他很少去食堂吃午饭,都是啃窝头喝白开水。

记者问华中年:“那时家里没有自行车吗?”华中年说:“没有,那时村里条件好点的家庭兴许会有一辆自行车,去学校的这段路当时也没有公交车。”

中学时代,华中年家里共有10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他们姐弟6人,全家人住6间茅草房,厨房是一个没有墙的草棚子,家里吃水需要到井里挑,直到1975年,全村才用上自来水。“那时,饭能吃饱,衣服往往是小孩儿穿大人改小的衣服,弟弟穿哥哥的,直到穿烂为止。”

高中毕业后,华中年回村务农,后来又在生产队里干过出纳,开过拖拉机。一年下来,一家人除了在生产队分得的粮食以外,还分得800多元钱,当时在村里也算是收入较高的农户之一。

城中村改造,生活越来越好

上世纪80年代后,大营村村民的生活逐步好转,华中年家也不例外,家里先是盖了瓦房,后来又改造成平房,住房越来越宽敞。1983年,华中年承包了三辆卡车,干起了汽车运输,收入渐渐增加。1985年,华中年买了一辆摩托车,一时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上世纪90年代,华中年投资办了一家化工厂。1995年,他花十几万元购买了第一辆私人轿车,全家人的生活迈上一个新台阶。

10年前,大营村实施城中村改造,改造后,华中年一家分得了五六套房子。此后,一家人与其他村民一样搬进市区建设路东段和谐佳苑上上城、太和花园等高层住宅。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