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不愿意机械地活着” 是范雨素刺痛众人的真正原因
平庸之恶
观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察

 

□雨来

银行有权拒办信用卡

银行拒绝办理信用卡成被告,这可真是新闻。

据澎湃新闻报道,长沙盲人小石被银行拒办信用卡后,觉得人格权受到了侵犯,一纸诉状和银行怼上了。

案情很简单,银行要求小石须亲自阅读办卡风险提示并签名,可小石是盲人,签不了字,矛盾就出来了。

小石将“盲人”二字拿来作诉讼情由,并不理智。很多网友支持他,也是“弱者有理”的逻辑。

事实上,信用卡是特殊的金融产品,其额度来自银行授信,使用中存在被盗刷、错刷的风险,银行为了保障交易安全,有权审慎处理、严格审批。

另外,银行和你是两个平等的民事主体。办理信用卡,意味着银行与你签订了一个民事合同。银行现在不想和你签合同,你当然没权利强迫银行。合同没签,你们之间就没有权利义务关系。败诉妥妥的。

这个家长有责任

又一个吃瓜群众讲情不讲理的例子。

据媒体报道,4月23日,信阳一男子带着两岁的女孩在银行办业务,孩子独自走到填单台边欲够物品,结果台子倒了。孩子最终不治身亡。

可怜孩子,也同情家长。

从法律上说,银行设备处置不当,责任占大头,家长看护不够,也有责任。

然而,很多吃瓜群众不这么看。

“要在危险的马路上,所有家长都会好好看护的,谁会想到银行的桌子有这么大安全隐患呢?”

“家长带着孩子出来,就得眼睛不眨地全程盯着孩子?”

“家长又不能24小时抱着孩子,银行负全部责任,必须的。”

这些话,有情有义,但不讲理。

两岁的孩子,家长负有24小时的监护责任。孩子到了银行,银行的确有保证安全的义务。不仅是孩子,任何人到了银行,银行都有这个义务。但是,银行虽然有保护安全的义务,但不意味着父母到了银行,就把监护责任扔给了银行。也就是说,银行有责任确保自己的设施不出意外,但这不意味着它有义务给你看孩子。法律没这样的规定。

法律说他没杀人

也许你已不记得念斌这个人了,但他的案子,绝对值得你铭记。

2006年7月,福建平潭两名幼童因食物中毒死亡。12天后,邻居念斌被警方认定为投毒凶手。随后,念斌先后4次被判处死刑。2014年8月,福建高院宣判念斌无罪,称念斌投毒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罪名不成立。

念斌案为什么值得铭记?因为他的案子与呼格、聂树斌、浙江叔侄不同。后者洗冤,均是真凶再现。念斌洗白,是根据法律程序: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也就是说,法律没有看到他杀人。是程序正义救了他。

正因为如此,很多吃瓜群众至今认为念斌是杀人凶手。

现在,念斌因为被限制出境将福州市公安局告上法庭,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他至今被限制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也更坚定了吃瓜群众的想法:就是他杀了人。

实际上,群众的想法是很朴素的道德观在起作用,并没有法律依据。这种所谓的结果正义并不靠谱。在法律上,程序正义比结果正义重要得多,因为只有程序正义才看得见。

程序正义也许会造成某个个案的实际不正义,却可以促进程序的完善,让更多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际正义。一言以蔽之:宁可错放一千,不可冤枉一个。

法律遵循程序正义,是人民之幸。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