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好的爱情 就是做自己
走近张爱玲
微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近张爱玲

 

□张培胜(广东云浮)

喜欢张爱玲的文字,温婉细腻,情真意深,丝丝缕缕透着她对爱的执着和向往,于是,我迫切希望走近张爱玲。然而,张爱玲总是躲避世人的目光,存的信息资料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她,于是,我走近她曾经生活的公寓,想读懂一些张爱玲,了然心中的渴望。

那天,天气尚好,心情也格外舒坦,我走进张爱玲在上海的公寓——常德公寓。看了看门前的标识牌,原名爱丁顿公寓(又名爱林登公寓)。始建于1933年,建成1936年,出资建造者为意大利籍律师兼房地产商人拉乌尔斐斯。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彰显女性的婉约与温柔,看着看着,似乎这里注定留下许多多情的故事,主人已去,而余音还在。

整个大楼灰暗的色调,符合张爱玲生活那个年代的主色调。这公寓是张爱玲和她姑姑张茂渊一起住的,两人各居一室,有自己的卧室和盥洗室,中间有厨房相连,要见面开门即可,若不想见面,也可从消防门进出,也算各有私人空间。当时,这里也是张爱玲在上海的最后居所。1939年在51室,1942年以后在65室,直至1948年。

张爱玲在《公寓生活记趣》中曾说:“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看得出张爱玲爱寂寞,愿意守着公寓,守着自我的一片天地。 然而,现在是物是人非了,张爱玲远去了,公寓还在,只是换了主人,换了时光。

当年,报刊记者、不少的读者想一睹张爱玲的芳容,都会被她拒绝。张爱玲以独有的处世方式拒绝与外界接触,想了解她,只能看她公开发表的文字。可是,颇有计谋的胡兰成却闯进张爱玲的心怀——你不是不见我吗?我写字条,从门缝里塞进去。当时的胡兰成风流倜傥,在文学上也有一定名气,于是,张爱玲的心融化了,这座公寓成就了她与胡兰成的爱情。

对外人来说,胡兰成配不上张爱玲,而在张爱玲心中,爱情对她来说是一张白纸,自从有了胡兰成仿佛找到情感的归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张爱玲觉得爱情只要欢娱静好即可,甚至不顾胡兰成正为日本人做事。当胡兰成离开上海时,张爱玲对她说:“你可化名张牵,亦可叫张招,天涯海角,总有我在牵你招你。”然而,对人品极坏、善于玩弄女人的胡兰成来说,张爱玲无论多么专一,多么痴情,都无法挽回胡兰成放荡的心。1946年11月,胡兰成悄悄回上海张爱玲寓所,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便去和张爱玲告别。在胡兰成离去之后,张爱玲在这里守着寂寞,感慨“我将只是萎谢了”。

幸运的是,在张爱玲自认为找到爱情的期间,她给我们留下《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心经》《花凋》等大量小说,或许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窥见张爱玲的内心世界:激情,孤独,失望,欢愉,人生百味跃然小说中的人物或故事中。后来,在美国定居的张爱玲依然躲避外界的目光,晚年时,更是深居简出,几与世界隔绝,仅与几个关系极密的人保持很少的联系。一些人对张爱玲的痴迷无处宣泄,便探测张家附近的垃圾桶,以垃圾的内容忖度张爱玲生活的喜好、日常的各项事宜。张爱玲知道后,立即搬了家,本就鲜与世人联络的她过起了更加隔绝的生活,直至一个人死在公寓中,几天后才被公寓管理员发现。

曾读余秋雨的一篇文章说到张爱玲:“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颗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飘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我总感到,张爱玲总是在黑暗处看世界,外界的人无法与她接触。或许正是这种寂寞造成一代才女,也正是这种寂寞带给张爱玲人生的悲剧?作为旁人,我只能猜想。

看着公寓,我依然未能读懂真实的张爱玲——她的生活状态,她的思想,如同天边的云朵,无法看明白,仿佛张爱玲关上那扇窗,怕惊扰了她的寂寞。于是,我脚步轻轻走出常德公寓,掩住了所有的旧日时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