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一夜之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其实,共享图书比共享单车行动得更早,其中有一个“借书人”的图书共享平台已运营一年。
最初大家都担心被骗
“借书人”平台创始人是个书痴,他叫陈东赞。2007年,陈东赞在哈尔滨开了一家书店,谁知风云突变,网上书店横空出世,让他的书店梦破碎。但他和书的缘分永远在,即便在国外做生意,他在国内的朋友也会寄来成箱的书让他过瘾。
时隔近10年,陈东赞对书的痴迷再次找到了突破口。他琢磨,在图书馆借书、还书,路途奔波不说,还得受借书数量、借阅时间限制,如果这些限制都不存在,让人痛痛快快借书看该有多好,“我想来想去,自己该干点什么了”。
朋友间凑了50万元,一个叫“借书人”的微信公众号诞生,在历经3个多月的技术开发后,借书平台于去年3月破土而出。在这个“云端图书馆”借书,不仅要缴纳和图书定价等值的押金,还要支付快递费、包装费,等书借阅归还后,押金全额退还。有读者计算,一本书的阅读成本为三四元钱,比图书馆的借书成本高。但“借书人”又另出一招,如果觉得不划算,借来的书可以转借他人,让他人代还,就省去自己寄回去的费用。
陈东赞回忆,最初一个月,他接到订单后自己担当快递小哥,从早到晚坐着公交车飞奔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天算下来能跑十几单。很多人下第一单都是抱着冒险心态,反正也就二十多元钱,被骗了也就骗了。但此后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会多借起来。陈东赞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宣布,现在借书最多的已借到了64本,支付押金3000多元,“我们现在有七八千本书,在外跑着的书有五千多本呢。”
两人被拉入“黑名单”
上线一年来,“借书人”已拥有两万多用户,借书者已近3000人,以80后、90后居多,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女性。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等经济发达地区借阅率最高。
广东惠州的文员汪加加说,她无意中在豆瓣上看见有人推荐“借书人”,觉得挺新颖,就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尽管心存担心,她第一次还是借阅了《诊疗上的谎言》《觉醒与超越》《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等几本书。来自长春的李颖是位工程师,“借书人”最吸引他的是不限时。他诉苦说,从图书馆借书一是数量有限,二是他看书慢,一超期限就得缴滞纳金。
另外,根据借阅规则,图书破损要自愿支付一定数额的破损费,截至目前已有400多笔支付记录。陈东赞说:“只有两位用户将书损坏,但不愿意支付破损费。不支付我们也不扣押金,但他们被拉入了黑名单,永远不能再借书了。”
陈东赞透露,尽管“借书人”目前尚未盈利,但他坚信,只要用户达到一定规模,盈利不是梦想。
不过,业内人士依然对“借书人”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馆长肖佐刚直言,这一模式几乎看不到什么盈利点,首先购书就是最大的负担,而且图书押金只是一种信用支撑,按照国家规定是不能作为盈利方式的。
(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