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市民创作书法 “金鸡送福”迎新春
曝光不文明 双创随手拍
郝秀荣—— 儿媳眼中的好婆婆 邻居公认的热心人
大雾阴雨致使 蔬菜价格上涨
本月起我市统一实施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郝秀荣—— 儿媳眼中的好婆婆 邻居公认的热心人

 

□本报记者 王辉

69岁的郝秀荣,家住市区体育路中段西10号院,她脾气随和、腿脚勤快,是儿媳妇眼中的好婆婆,家属院公认的热心人。近日,记者来到新华区中兴路街道联盟路社区采访,只见郝秀荣的大幅照片悬挂在社区的光荣榜中。

去年底的一天,记者来到郝秀荣家中,她正在家里择菜,记者进屋后,她热情地给记者让座倒水。郝秀荣个子不高,面容慈祥,说起话来面带微笑。

郝秀荣现在与儿子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说起郝秀荣的为人,她的儿媳妇杨文菊笑着告诉记者:“我跟俺妈相处20年,偶尔遇到不顺心的事儿,我可能会提高嗓门说话,但俺妈说话不急不躁,我俩从来没有红过脸。”提及婆婆的好处,杨文菊说了一大串。

郝秀荣原籍周口市扶沟县,在她26岁那年,丈夫因在煤矿出事故离世,郝秀荣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还要照顾公公婆婆。1990年,郝秀荣与两个儿子一起来到平顶山生活,因没有工作就靠在矿区干临时工维持生计。1996年,杨文菊与郝秀荣的二儿子结婚后,在杨文菊的劝说下,郝秀荣不再干临时工了,跟随二儿子一家三口一起生活,在家操持家务。

照顾儿子一家

任劳任怨

虽然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可郝秀荣从年轻时养成的吃苦耐劳品质却没有改变。她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洗漱完毕后就去买菜,然后回家给一家人做早餐。儿子儿媳要上班,照顾孙子阳阳的任务落在郝秀荣身上了。阳阳吃完早餐要上学去了,郝秀荣还不忘给他的茶杯中灌满开水。如今阳阳已经上高二了,但他的秋衣秋裤连同袜子,仍由奶奶亲手洗。一家人的生活被郝秀荣照顾得细心妥帖。

说到这里,杨文菊有些惭愧地说:“家里一年两季拆洗被褥和套被子的活儿,都是俺妈干的,因为有了依靠,所以到现在我都不会套被子。”

杨文菊还告诉记者:“有时候看她忙了半天,想主动帮她洗碗。俺妈夺下我手中的碗,坚持自己洗,让我去歇着。时间一长,也就养成了我的懒毛病。结婚二十年来,早饭几乎都是在家吃的现成饭。”

日常生活中,杨文菊有时难免会同丈夫吵几句嘴。吵完架,杨文菊一生气就躺在床上蒙头大睡,到了吃饭的时候,郝秀荣就会主动来到杨文菊的床前劝说儿媳妇:“文菊,起床吃饭吧,今儿中午,我就做了咱们三个人的饭,没有阳阳他爸的饭,饿他两天,看他还敢不敢跟你吵架了……”

杨文菊明知道这是婆婆哄她开心的话,但听后心里的气已经跑到九霄云外了。就这样,一旦她与丈夫闹矛盾,郝秀荣首先关心的是儿媳妇,最先批评的是儿子。用杨文菊的话说:“婆婆的好名声传到了娘家,我妈时常告诫我:‘往后,你不对恁婆婆好就亏了。’”

郝秀荣的一片好心,也得到了儿媳的回报。郝秀荣平时喜欢与邻居打扑克,邻居一有空就叫她下楼打牌。一遇婆婆下楼打牌,杨文菊就会大力支持说:“去吧,妈,你只管在楼下玩吧,做好饭,我喊你。”就这样,婆媳双方在理解与支持中和谐相处。

对待左邻右舍

真诚热心

郝秀荣在家是个好婆婆,在左邻右舍的眼中又是一个热心人。记者在体育路中段西10号院采访时见到一位做熟食肉的商户张云,提及郝秀荣的为人,张云脱口而出:“她是院里公认的大好人,谁要有个啥事让她帮个忙,她跑得可快。”张云做生意平时比较忙,忙起来往往顾不上买面条或馒头。郝秀荣下楼逛超市的时候,经过张云门前总要问她:“捎啥东西不?”张云就拜托郝秀荣捎一些面条、馒头或青菜。

邻居刘老太太行动不便,平时出门要靠轮椅代步,一遇到头痛发热的时候,出门就更不方便了。郝秀荣听说后,就主动跑到附近药店帮刘老太太买来她需要的药品,让刘老太太很感激。

郝秀荣居住的家属院位于闹市区,一些闲杂人员时不时就会光顾家属院。据网格员王小枝介绍,有一天,看大门的耿师傅因事外出未归,郝秀荣发现家属院大门无人看守,就主动替耿师傅把守大门,直到耿师傅回来。

刚刚过去的2016年,郝秀荣被联盟路社区评选为社区好婆婆。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