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腊月的乡愁
《诗经》里的鸡鸣
微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经》里的鸡鸣

 

□刘杰(河南灵宝)

2017年是十二生肖中的鸡年。鸡是我国人民最早驯养的家禽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且与“吉”字谐音,因而被赋予了吉祥、勤劳、生机等文化寓意,尤其是雄鸡鸣叫司晨,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诗经》对鸡和鸡鸣均有歌咏,而且都与爱情有关。

鸡作为家禽的形象首次出现在我国诗集中,源自《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埘”是在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这首诗写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大意是鸡已进窝,夕阳西沉,牛羊也已走下山冈,而丈夫仍然归期未卜,令人如何不思量?这里的鸡与夕阳、牛羊共同渲染出家的亲切温馨感,反衬出妻子相思之深之痛。

如果说鸡在此处只是对诗歌意境的陪衬的话,接下来,《诗经》专门用三首诗重点描写雄鸡打鸣。《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篇写得很有生活情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诗中妻子说公鸡已经打鸣了,意思是说天亮了,该出去做事了。丈夫打趣说天还没亮呢,不信你起来看,星星还在闪光。接着,妻子劝丈夫说宿巢的夜鸟都要飞走了,你赶快去芦苇荡里把野鸭大雁射下来,回来为你做成美味,我们一起品尝美酒佳肴,过夫唱妇随、琴瑟和鸣、白头偕老的生活,岂不更好?丈夫一听赶快说知道你是真心对我好啊,我要送给你美丽的佩玉,来回报你的爱!诗中,妻子会哄会劝,丈夫明晓事理,活脱脱一副勤劳恩爱的画面,相信他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诗经·国风·齐风·鸡鸣》篇中,也是以男女对话的形式,表现妻子对丈夫的劝勉,但此诗中的丈夫,远不如上首诗中的晓事。“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诗中的贵族妇人说鸡已叫了,该上早朝了。丈夫却说那不是鸡叫,是苍蝇在叫。过了一会儿,妻子又说东方已曚曚亮了,早朝的人已到齐了。丈夫说那不是东方亮,而是明月有光芒,虫子乱飞响嗡嗡,我要与你温好梦。最后,妻子语带嗔意地说早朝官员快散了,你我岂不遭人恨?诗中,妻子德操贤淑、深明大义、不沉湎儿女私情,与丈夫的俏皮、慵懒、贪图享受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劝说的效果不同,但在这两首诗中,鸡鸣催人勤奋进取的寓意却是不言自明的。与之相比,《诗经·国风·郑风·风雨》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之句,更是感人至深。该诗表面上写一位女子在风雨交加、天昏地暗、窗外鸡鸣声不息的早上,见到相思日久的心上人的欣喜之情,但在风雨中坚持打鸣司晨的雄鸡,历来被认为是不忘初心、尽忠职守、为理想奋斗的仁人志士的化身。在那些“风雨如晦”的岁月里,正是有了无数为国家和人民命运奔走呼号、流血牺牲的志士,中华民族才能闯过一道道险滩恶浪,走向伟大复兴。

所以我认为,《诗经》里的鸡与鸡鸣,不是家禽和家禽鸣唱那么简单,而是深深地沾染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对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管是东晋爱国名将祖逖的“闻鸡起舞”,还是千古伟人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都透露出激荡人心的民族自信与奋发精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