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该给烟花爆竹说再见了
“上洋当”
治雾霾不妨试试“兰州办法”
为农民义务放电影 竟被叫停了
摆射击摊获刑,法律不该让人“想不到”
今语言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该给烟花爆竹说再见了

 

□雨来

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历来就有争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主要是严格禁放派与适度燃放派之间的口水战。近日,市政府出台《平顶山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市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市民,果然验证上述判断——一些人认为应完全禁放,一些人则建议应分步实施或以电子烟花代替;至于完全支持燃放烟花爆竹的,也甚为稀罕。

这样的争论,估计还要继续下去。我们在这里也探讨一下燃放烟花爆竹的合理性与否。

为什么要燃放烟花爆竹?支持者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习俗,很喜庆。那么,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从何说起呢?一种相对合理的传说是,用烧竹子发出的噼噼啪啪之声,来驱赶“年”这头猛兽,久之,就有了驱邪的含义。火药发明之后,爆竹演化为鞭炮,声光更为强大,除了驱邪,又有了祝福的新意。到了现代,加进现代技术后,又演化出烟花这样的艺术品。

对现代人而言,燃放烟花爆竹只是一种习惯,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含义。现代人对自然已有了科学的认识,对自然界的莫名恐惧已化为乌有,驱邪的含义不该继续存在。传统习俗有扬有弃,不可能照单全收。燃放烟花爆竹在农业社会可以理解,在现代化的城市就不太合适,毕竟声光及烟尘污染会严重扰乱生活。而作为艺术品的烟花,在重大节日或事件中,可以作为祝贺或节目集中燃放,但在诸如过年这样的节点,在城市中无序燃放,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而且,这与直接烧钱也没什么区别,既不低碳也不利于节俭美德的养成。

现在,禁放烟花爆竹,最大的背景或理由是,大气污染很严重。今年的雾霾已超出预期,比如,北京就对雾霾预计不足,不得不两次延长重污染橙色预警。地处华北雾霾圈的平顶山,每个人都对雾霾深有感触。烟花爆竹虽然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但我们为什么要在空气质量这头垂死的骆驼身上再压一根稻草呢?何况每逢农历春节,它很可能就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这样的传统习俗,我们宁肯不要。

所谓的传统习俗,已失去了传统含义,又为空气污染“加油”,那么,它所谓的喜庆已可有可无。

目前,全国已有数百城市颁布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且相当有民意基础,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越来越不相容。借雾霾这个“新生事物”,该给烟花爆竹说再见了。期待不久的将来,禁放烟花爆竹不仅是一地之规定,更能顺应民意写入法律中。

(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A03版)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