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天天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于技术奇点的联想
冬至,染红一朵梅
微历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技术奇点的联想

 

□曲令敏(河南平顶山)

偶尔在网上读到一篇烧脑的文章——《技术奇点+全球化废墟=川普崛起》,请教过度娘才得知,奇点这说法已经从宇宙物理学扩展到了实用科学领域。所谓技术奇点,是指当今科学已呈指数级迭代发展,科技大爆炸那个“奇点”正在加速逼近。迭代又是什么呢?不但是指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新鲜事丛生、林生、立体生,碰撞交融,层出不穷,人际层级也将出现不同于以往的分化。我曾在家教课堂上讲过,代沟已经不是指两代人之间的难以沟通,当今社会从十年一个代沟到一年一个代沟,再到三个月一个代沟。令人不安的是,这话拿到当下也早已是明日黄花!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后,精英与大众、贵族与平民,也会不可避免地迭加出多层多代共存的社会形态……

小小的科普让我心生恐惧:人工智能若是有了人类的思想又能不断自我升级,它们一怒之下向人类发起进攻,将我们这些肉体凡胎毁掉,那是分分钟的事。况且它们工作起来不眠不休,注定要夺去打工族的饭碗。若说人脑彻底被电脑取代尚须时日,手工劳动被智能化取代已成为眼见的现实。要不了多久,人们只需动动口,或是一个念想一个眼神,就可以将一切搞定,这应该是天大的好事。可我为什么会心生忧惧呢?回望历史,人类有了工,才有了艺,有了艺,才有了艺术,有了音乐、绘画、建筑等不可胜数的美的创造。设若种植、裁剪、制陶、刺绣、采摘、铁木手工、草编泥塑等百能百巧与身亲的劳作全都被人工智能取代,最终连绘画、作曲、写诗等艺术创造也会因为比不上人工智能而索然无味,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悲哀?自古以来,技艺根生于手,思想根生于心,就连文字,也是人类生命深扎于光阴的活生生的根须。有朝一日,这些人与真实世界血脉相连的根须被生生切断,人类会不会被虚拟世界的重重幻影淹没,变成享乐至死的另类物种?即便你是手握资本和技术的精英,成为步入云端的神一样的存在,也挡不住被族群分离的光刀切除“蓝斑”,失去与同类血肉相连的悲悯与慈爱。试想,茫茫红尘没有一个人让你怀想,没有一件物什因为你的手泽汗渍而与你相亲,你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荒凉!

前些天我回了一趟老家,茅檐柴瓦的村舍换成了一色的楼房,村里人也大都不认识了。长辈所剩无几,同辈尽皆白发苍苍。这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好伤感的。村里的年轻人打工在外,留守者因为有了机械和化肥,收收种种并不难。正值冬闲,大家东一堆西一群,围在一起打麻将,原本无可厚非。可不知为什么,我从村南走到村北却怅然若失。记得早先贫困清寒的年月,土墙草屋鸡鸣狗吠,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上年纪的人在家看孩子做饭,少壮劳力下地干活儿,没有留守儿童,也没有被弃老人。到了冬天,摘花生、栽油菜、和泥脱坯、盖房子垒院墙,人不闲心闲,唱曲儿说笑话,倒也其乐融融。人与自然之物相亲,人与人的心灵也相近,我想这就是纯朴吧。

如今SNS的无界链接早已跨越地域,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可别说农耕社会的人间亲情,就连西方大都市里温情脉脉的中产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

也许年龄大了思想固化,面对这个科技以指数级高速发展的年代,我还是眷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光,眷恋长风荡荡里的辛勤劳作:割谷子、摘棉花,拾豆、剜菜,插稻秧,做针线,沉甸甸的日子从指尖上亲亲地走过,让人时时充满成就感,享有简单而又温馨的快乐。但我知道,这样的日子正在远去且永不再来,人工智能和通过基因改进的生物智能,终将势不可挡地主导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子有老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果有一天那个技术奇点真的到来,谁能升天为神仙,谁又会沉沦成泥沙,难道不值得我们心怀畏惧、好好想一想吗?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