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今日视角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因为家庭极度贫困,他们成为“童工”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6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为家庭极度贫困,他们成为“童工”
——探访贵州“童工”
 

近日,有媒体曝光,江苏省常熟市一些服装加工作坊涉嫌雇用童工。事件撕开了社会的一道伤口。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未满16周岁、本应在课堂上读书、无忧无虑地度过青春时光的孩子,站到了机器旁从事高强度的劳动?他们及其家庭是被欺骗还是主动作出的选择?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前往此次事件中部分“童工”的家乡贵州省安顺市进行探访。

年轻人“不读书就打工”

安顺市毗邻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是我国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之一。市内有驰名中外的黄果树、龙宫两个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等美誉。安顺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海拔1300多米的十二茅坡就位于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上。

当地人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十二茅坡的农业开始兴起,出现了一些致力于白芨、石斛等中药材产业的公司,还有从事禽业的公司,漫山遍野种植了茶树和烟叶。

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原住民”并不多。随着各种企业的兴盛,十二茅坡开始吸引那些偏远地区的人前来淘金。外乡人在这里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下破败不堪的房屋,自此驻留。

杨某朋(本文人物均不显示全名)是此次被官方解救出的“童工”之一。此前,他与奶奶王某英一起生活在十二茅坡某间破旧的房屋里。

记者费尽周折找到王某英时,她正在成片茶山中的茶树丛间,蜷伏着身体,扒开茶树枝丫,在茶树的根部小心而费力地挖掘虫草。

“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能寻找虫草。”她拿掉头顶的茶树枝说,因为大量的采掘,虫草已经难以找寻。“这里的虫草没那么值钱。”她说,为了找寻到收购价为每根1.5元的虫草,她“弯着腰挖半天,累得腰酸背疼”,每天能挖出三五十根,就非常满意了。

此前,老人一家居住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本寨乡。寨子曾被火烧了3次,“没法住了”。于是,2011年,他们迁徙到十二茅坡。

购置“新家”花费了3万多元,几年前,老人的丈夫去世,安葬也花了不少钱,家里由此欠下了债务。

迫于经济压力,老人的独子杨某海——“童工”杨某朋的父亲——和妻子去福建等地打工,砍毛竹。“很累的,下雨天还做不了,收入低,每年给家里的钱也不多,过年过节或家里有大事才回来。”王某英说。

杨某朋外出打工前,65岁的王某英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妹妹留守,艰难地生活。老人说,家里也希望孩子多读书,但经济压力很大。杨某朋此前念初一,后来“自己不想读了”。今年春节,一个“老板”来到他们家,向大人表示可以带孩子出门打工赚钱。

根据老人和当地民众的描述,周围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年轻人“不读书就打工”俨然成为无需讨论的固定模式。至于什么年龄才能外出打工、“童工”是否违法等问题,他们并不太懂,也不在意。

“招工”很快就完成了。大人主要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孩子的起居生活是否安全,有没有人管教孩子不学坏,对此,“老板”说,有老板管着,没事。二是工资,双方口头约定,过年时,“老板”将孩子和钱一并送回。

关于工资的数额,低收入的乡亲们很容易满足,往往是“老板”报出个价格,父母感觉“差不多”就成交了。

就这样,今年农历正月,杨某朋便和后来出现在新闻里的“童工”一道坐车去了工厂。

这是杨某朋第一次外出打工,杨某朋到了工厂后,曾给家里打过电话,但没寄过钱。他在电话中告诉老人:“别担心,吃的穿的都有,住的也不错。”

杨某朋的离开,并未显著减轻一家人的生活压力,老人仍然过得非常拮据,盼望着在抚养两个孙女长大的间隙,能有点零工做。

“家里条件不好,儿子也想出去”

本次被发现的“童工”中,14岁的黎某龙和杨某朋一样居住在十二茅坡,两人的房屋前后排挨着。

黎某龙的家里摆放着一台“songli”牌电视机,屏幕大小和15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差不多,剩下的电器还有电饭煲、已不能脱水的老式洗衣机、电灯。房屋的墙壁裂开了口子,石灰大片脱落,露出凹凸不平的火砖。

对于记者的造访,黎某龙的母亲杨某妹有些不知所措,“我没进过学堂,连名字都不会写。”她叫来自己的亲戚,也是邻居的熊女士和记者交谈。

前些年,黎某龙48岁的父亲黎某昌在安顺等邻近地区打工,维系一家6口人的生活。今年,孩子黎某龙也开始打工后,父亲就去了福建,希望能挣更多钱。

黎某龙是家里老二,16岁的姐姐黎某健现在念初三,成绩好,还得了奖状,希望继续念书;10岁的三妹正在念小学三年级;8岁的四妹念一年级。

熊女士告诉记者,杨某妹一家生活的贫困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这种极度的贫困,是黎某龙小小年纪便不得不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前几天,杨某妹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碰巧有人过来收废品,她就把一个废旧的烤火炉子当废铁卖了,3毛一斤,卖了15元。”熊女士说,“她靠这15元支撑了几天,现在又没钱了。”

“孩子上学的时候,杨某妹一个人吃午饭,从来没见她吃过肉。”熊女士说,杨某妹经常用一点辣椒加上没油的野菜,就着一碗饭,冲点水,“泡着就吃了”。

“有一次,她生病发烧,还晕倒了,我借给她100元,让她去看病。”熊女士说,“没想到,过了几天她把钱还给了我,说自己在床上睡了几天,多喝开水,没去医院病也好了。”

在搬到十二茅坡之前,黎某龙一家住在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某村。因为那里的房子已经破旧得无法住人,“实在没办法了”,10多年前,一家人搬到了十二茅坡。在这个看上去能找到打工机会的地方,杨某妹希望能分担丈夫的压力。让她沮丧的是,没文化还得照顾孩子的妇女并不吃香——老板需要的是可以长时间干活的人,“我一个月能干上三五天就不错了。”

46岁的杨某妹只能依靠传统农业补贴家用。她收割的稻谷能让一家人吃上饭,“实在没钱了也能卖一点钱”。

尽管生活得非常节俭,但这个收入有限的家庭仍然欠下了1万多元的外债。债务源于购房,也因为给孩子看病:今年上半年,三女儿黎某芊不小心摔伤了手臂,在医院治疗花了1万多元;前年,四女儿黎某欢曾到贵阳做手术,花了5000多元。

夫妇俩的收入除去日常不可避免的开支外,都用于供孩子读书。孩子念幼儿园时,半年需3000多元,他们勉强维持。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需要一定的生活费,为了安全,两个女儿每半年还分别需要交纳500元和1000元的接送费。这些开支让这个家庭一直处于困境。

“家里条件不好,儿子也想出去。”杨某妹说,自己劝过孩子继续读书,可儿子说,自己成绩也不好,“不如出去挣点钱”。黎某龙念完小学六年级后,今年开始外出打工。在残酷的生存压力面前,没有太多家庭介意孩子是否属于“童工”。

黎某龙没有手机,每次和家里联系都要借别人的电话。电话中,黎某龙告诉家人,“老板”对他很好,吃的也可以,“有时也会抱怨,说加夜班受不了”。

黎某龙离开家庭的过程,和杨某朋几乎是一样的。“‘老板’到我家门口来,说带孩子出去打工。”杨某妹回忆说,对方提出工资为包吃管住2500元/月,家人同意了。

“没办法,

要不就要饿肚子”

记者辗转找到此次事件中另一名“童工”韦某胜家后,听到的是同样悲伤的故事。

15岁的韦某胜居住在安顺市宁谷镇某村,家门口就是学校,记者到访时,学校里正传出琅琅读书声。

韦某胜79岁讷口少言的爷爷韦某华呆坐在火炉旁,炉里燃烧着他砍来的树枝,老人的背部几十年都长着一个碗大的瘤子,火炉旁还有78岁病重的奶奶。

韦某华共有5个儿女,目前随小儿子韦某平——“童工”韦某胜的父亲一起生活。

韦某华说,小儿子从未念过书,“没什么文化”,此前曾到浙江、广东等地打工,“干体力活”。今年,因为母亲病重,韦某平不敢外出打工了,只得留在家里守护母亲,偶尔去打零工。每一个细节都透出这个家庭的贫困:石头砌成的房子已经裂口,裂口最宽的地方,足以将手掌放进去,“要不是用棍棒撑着,可能就会垮”。

贫穷深深地改变了这个家庭,“有时甚至连吃盐都成问题”,几年前,韦某胜的母亲决绝地离开了这个家庭。

“虽然穷,我们还是尽量节约,想让小孩多识几个字。”韦某华说。在乡邻们看来,小学和初中阶段尽管交钱不多,但“还是得花钱”。外出打工虽然未必能赚多少钱,“但过年起码能买一件衣服”。部分乡亲并不认为做“童工”是错误的,相反,是一个“不得不这么做”的决定,“没办法,要不就要饿肚子”。

乡亲们掰着手指头介绍说,村里14至18岁的孩子出去打工的,估计有一二十人。他们并不清楚“童工”的定义,对于其中16岁以下的打工孩子的数量并没有印象,“但可以肯定,不止韦某胜一个人”。

在交谈中,乡亲们固然不认为“读书无用”,但对“读书有用”的观点也不坚守。对于是否每个家庭都能承担高中、大学阶段的投入,以及“砸锅卖铁”式的投入能否必然带来体面的工作和高收入,他们并不抱有绝对的信心,“有一些大学生也挣不到钱”。因此,对于那些成绩较差、未体现出读书潜质的孩子,这些农村的父母,甚至孩子自己,都更容易放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状况是,“童工”家人甚至都不认识前来招工的“老板”,也未对其身份、工作方式、管理方法等信息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核实。当地有传言说,曾有“童工”误入传销行业。这样的悲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探访中,贫困是显而易见的,对很多问题的答案,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却没有人说出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活的贫穷、对教育投入和产出的不同理解,让孩子们离开了课桌,过早地在成人世界的惊涛骇浪中拉扯起自己并不结实的风帆。(中青)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