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洪涝之后,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湖泊观”
雷声大 雨点小
高校收费要多讲“穷人教育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洪涝之后,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湖泊观”

 

摘要┃围湖造田、填湖造房,这些看似增加财富的做法,实际上打破了自然在防洪、绿化、净化方面的系统化功能,最终洪水一来,造成生灵涂炭。

□南论

连日来,创纪录的强降雨,加之江河湖库水位暴涨,导致湖北武汉城区百余处遭水淹。在江西、安徽和江苏各地,强降雨带来的洪涝灾害凶猛,抗洪压力同样巨大。

7月6日,武汉市水务局表示,武汉遭遇内涝有地势低、暴雨频发、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等原因。之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媒体纷纷指出,武汉60年近90处湖泊消失,该因素对于造成本次洪灾规模巨大的影响不容忽视。另据《财经》杂志的记者调查发现,此次洪峰经过武汉时,全市排水主要靠泵提水排入长江。换言之,现有湖面都在长江水平面以下,根本无力承担吸纳洪水的功能。

武汉湖泊的消失历程,几乎与武汉城市发展的进程紧密对应。新华社记者通过与谷歌的历史地图作对比,揭示了武汉在过去60年向湖泊争夺空间、争夺资源,围湖造田、填湖建城、拦湖养殖的历程。例如,沙湖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但近年来,先是在2000年,兴建友谊大道填占部分沙湖,随后,伴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小区和办公楼进一步将沙湖蚕食一半。东湖、沙湖都是武汉知名大湖,动辄填掉还是会引发争议,而更为糟糕的是,更多的无名小湖泊早已在默默无闻中消失。

当然,对于湖泊调节洪水的功能不应过分夸大,湖泊的存在并不是天然为了应对洪水的袭来,而是一种生态发展的自然需求。对于创纪录的降雨量,无论是湖泊的蓄洪能力,还是下水道的收集、排放能力,都可能在一定的极端时期无法应对。这也意味着,生活在江河之畔的居民,洪灾是不可避免的。

类似于人工水利工程在蓄洪方面的功能,保留湖泊的目的并不尽在于此。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曾严厉批评道:“现在的水利工程都是把水加快,恨不得一夜之间全部把洪水排干,所以它设计的断面都是直的,或者梯形的,叫三面光技术,河道里不准种树,不准种灌木。”这样的设计,对待洪水的态度首先是负面的。因为中国600多个城市中,超过400个属于缺水城市。由于这些与生态规律相左的水利工程的存在,往往形成暴雨之后希望洪水尽快排走,干旱之时又疲于引水入城。

依照俞孔坚的看法:“对待自然的水系统、自然的河道、自然的湿地系统,我们要做最小的干预。有了自然存在,我们就要善待它,最小的干预,还我江河自然的美。”这是因为,自然的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河道、湿地、浅滩,水流经过时会慢下来,自然系统把水留下来,这是防洪蓄水功能;再者,水流经过自然植被,让植物吸收到水里的营养,这是绿化功能;最后,水在植被中自然缓慢流动,本身也是一种净化过程。所以,生态系统的自然过滤,既起到了拦截蓄洪功能,又起到了绿化植被和净化地表水的作用。防洪、绿化、净化三大难题,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解决了。

俞孔坚的见解未必全然正确,但他提出的对待洪水的看法,值得主导治水的政府、热衷呼吁的媒体和深受洪水之害的民众深思。洪水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这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但连续发生洪涝灾害,这不仅仅是自然层面的问题,更是我们的城市规划缺乏对自然规律的重视,最终导致洪灾的升级和加剧。

正视洪水现象,也需要我们调整对湖泊的看法。围湖造田、填湖造房,这些看似增加财富的做法,实际上打破了自然在防洪、绿化、净化方面的系统化功能,最终洪水一来,造成生灵涂炭。从洪水观到湖泊观,再到整个生态观,“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提出,让我们看到调整正在进行中,也让我们期待改变就在不远处。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