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岸萌 文/图
昨天,在市区开源路与南环路交叉口东一家属院市民袁亚东家,记者见到了袁亚东的母亲武华保存了50多年的樟木箱子。
记者看到,红棕色的樟木箱子放在阳台一个立柜上,四角包有铜边,其中一个箱扣、箱锁扣已经遗失(如右图)。袁亚东打开箱子,一阵清香扑鼻而来,他说:“老辈儿人做的这种物件都很夯实,挺沉的。”随后,袁亚东找来尺子,量了一下,箱子长88厘米、宽52厘米、高42厘米。
说起这个箱子,袁亚东有点激动:“我母亲今年82岁了,上世纪60年代初,叔外公在南方给我母亲寄了一些樟木板,母亲请木匠做成了这个箱子,一直保存到现在。”
武华告诉记者,她是安徽淮南市凤台县人,五六岁时父亲去世,几年后母亲改嫁,她跟着母亲来到继父家。继父的弟弟武景璞当兵复员转业到郑州,回家探亲时看到他们生活困难,把她带到了郑州。1955年,她在叔叔武景璞的牵线下在郑州结婚,1960年左右随丈夫工作调动来到平顶山。
武华到郑州没多久,继父因病去世。虽然她和叔叔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叔叔一直都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婚后她先后生了四个孩子,到平顶山后家里条件不好,叔叔很关心她,有啥好东西也忘不了她。
“家里有很多家具,我对这个箱子都没什么印象,三年前我才注意到这个箱子,问我母亲,她才给我讲了这段故事。”袁亚东说,这么多年来,他们搬了很多次家,母亲到哪儿都带着这个箱子。“你看这么多年了,这箱子早都不用了,但是也没生过虫,打开还有一股清香。”
“这箱子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我不在了,就传给你,你要记住你叔外公对我的恩情,也要把这份恩情传下去。”武华对袁亚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