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亲情感化助戒毒 迷途羔羊表决心 “妈,我错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6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情感化助戒毒 迷途羔羊表决心 “妈,我错了……”

 

□记者 赵志国 文/图

昨天是国际禁毒日。为了让戒毒人员认清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6月24日,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了一场大型亲情帮教活动,二十多名戒毒人员与亲属亲切会见(上图),让亲情帮戒毒人员树立戒毒防毒决心。

对于戒毒人员来说,这是幸福的一天,因为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当天早上天还蒙蒙亮,17岁女孩莹莹就从戒毒所集体寝室的木板床上爬起来,跑到洗漱间里洗脸刷牙。虽然没有化妆品,衣服也是统一的服装,但她还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她因为吸毒已经被送进戒毒所七个月了,今天第一次和妈妈亲密接触,她想告诉妈妈她在戒毒所里生活得很好,不想让妈妈再为她担心……

当天上午9点左右,戒毒所大门打开,戒毒人员的亲属们在管教民警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戒毒人员的生活、学习区,随后来到戒毒所的东操场,二十多名戒毒人员早已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等待他们的到来。“妈,我在这儿!”戒毒人员远远看到亲人们走到操场,慌忙打招呼。父看女,母看子,妻看夫,爷看孙,好久不见的亲人纷纷拥抱在一起,眼泪纷飞。

记者在现场看到,家住襄城县、现在市区开饭店的刘花带着儿媳妇小静和五个月的小孙女刚走进操场,她的儿子、戒毒人员飞飞再也按捺不住,冲上前抱起了女儿,亲吻着女儿的脸颊,他说自己快想死女儿了。原来在女儿刚刚两个月大的时候,飞飞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并送到戒毒所。这温情一幕,令在场所有人都眼眶湿润。

一位现场管教民警告诉记者,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亲情是最好的帮教,在这样的场景下,戒毒人员更能明白毒品的害处。

父母离异 未成年少女走入歧途

莹莹终于见到了妈妈,接见时,记者看到她泪流满面,一直紧紧地抱着妈妈,双手不停地帮妈妈擦拭眼角的泪花,嘴里一直安慰妈妈:“妈,我错了,你放心吧,我这次真的会彻底戒掉毒品……”莹莹今年17岁,面对记者,她很坦诚,表情里流露出远超年龄的成熟。

“我是去年11月因为吸毒被送到这里的。”在莹莹15岁初中刚刚毕业时,突遇父母离异,父亲到外地生活,妈妈忙于母女俩的生计,无暇顾及女儿的变化。没有父母的照顾,莹莹很“自由自在”。

去年初,因为缺少家庭关爱,莹莹觉得来自小姐妹们的“情感支持”尤为重要。她每天与“姐妹哥们儿”厮混在一起,出入夜店、网吧。她第一次吸毒是在一家娱乐场所。在那样的氛围里,“随大流”吸几口几乎是必然的。她第一次吸的是冰毒。“姐妹哥们儿”告诉她,冰毒不会上瘾,不属于毒品,吸完后特刺激。那天晚上,吸食了冰毒的莹莹在音乐和酒精的刺激下进入了癫狂状态。她在赢得朋友们欢呼的同时,也把自己拖上了一条不归路。

莹莹第一次吸冰毒就超量了,她整整一星期都没睡觉也没吃东西,人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在那个星期,莹莹和她所谓的“姐妹哥们儿”彻夜上网、蹦迪、K歌、打牌。一个星期过后,她的精力和灵魂被同时从身体里抽空,人虚弱到了极致,也从此对毒品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在事实面前,所谓不上瘾的说法不攻自破,莹莹从一个星期一次,到几天一次,后来发展到每天都要吸食一次冰毒,越陷越深。莹莹向青少年提出忠告,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不会上瘾”的说法。

毒品让他差点成为“孤家寡人”

在亲情帮教现场,戒毒人员刘刚对记者说,沾染毒品的人生,就如同踏上一辆单程列车,一旦发车,永无回头之路。

“我原本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是市里的公务员,对我寄予很大期望。四年前,出于好奇和寻找刺激心理,我沾上了海洛因,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这个致命的错误,让我身陷泥潭,无法自拔,越陷越深。”今年27岁的刘刚说,“沾染毒瘾的我,每天为凑钱买毒,编造各种谎言,欺骗身边的每一个人,受伤害最大的便是家中的亲人和身边的朋友。渐渐地,朋友变得不再信任,见而避之。父亲的愤怒,母亲的绝望,使得原本和睦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而我每天除了吸毒没有任何别的心思。”

“去年,我因吸毒被送进戒毒所强制戒毒两年,父母因为我吸毒,感觉在单位和亲人朋友间丢脸,从此不再认我这个儿子了,一次也不来看我。我刚到戒毒所,有抵触情绪,拒绝配合戒毒治疗,可管教民警没有因此放弃我,多次苦口婆心地教导我。后来,我终于打开心扉,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认清了毒品的危害,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痛心和无奈。几天前,管教民警与我的父母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使我顺利回归社会。在管教民警不懈努力的劝解下,父母的气终于消了,同意接见我了。”刘刚说。

记者在接见现场看到,刘刚一直半跪半蹲在妈妈的身边,他妈妈的脸上已爬满皱纹,耳朵也有点背了。当妈妈说“只有你下定决心彻底戒除毒瘾,爸爸才会原谅你”时,刘刚顿时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大学生“瘾君子”深深的“悔恨”

家住市区南环路的孙女士是我市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她今天是来看望独生儿子小帅。记者看到,今年23岁的小帅一米八的个子,长相酷似电影明星金城武,被送进戒毒所前在郑州一所高校上大学。记者心里不禁为这个小伙子惋惜。

“去年11月11日是双十一购物节,对我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孙女士对记者说,“那天我正在逛街,突然接到电话,说儿子因为吸毒被公安局抓走送到戒毒所了。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最深爱的儿子怎么会做出令我失望绝顶的事。当我和老公昏沉沉地来到戒毒所,看到儿子真的被关在这里,而且他也承认确实吸毒了,我顿时感觉天都要塌了,我都不知道后来怎么回到家里的。随后几天,我一直在反思,儿子最近一年的变化很大,总是跟我们两口子要钱,而且经常夜不归宿,回来后把自己锁在屋里,偶尔打开他的房门时,会闻到异味。反思后,我觉得自己对儿子关心不够,由于家庭条件还可以,儿子要钱时,从来没有问他要干啥,没有真正关心过他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过问他和什么人接触,放松了对他的严格要求。这次在戒毒所里看到儿子,他变化很大,劝我不要担心,他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也知道关心我和他爸了,我心里宽慰了许多。”

小帅告诉记者,他到戒毒所已经7个月了,“‘悔恨’这个词用在我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悔’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恨’的是毒品之魔力,把好端端的我摧残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在失去自由和摆脱毒魔之后,我清醒了很多。今天我妈妈来看我,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发自内心的感激父母能原谅我、相信我,感激父母一直不放弃我、不抛弃我。这里的民警也在竭尽全力地帮助我,帮我摆脱那白色的恶魔,帮我克服好逸恶劳的坏习惯。请父母放心,这次我一定会把握好机会,在这里学习做人的正理明途,学习为人处世的光明磊落,坚决不让父母失望。”

“吸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戒毒,需要家庭、社会和戒毒所共同来承担,尤其需要家庭之爱的感化。”记者采访结束时,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文中戒毒人员及家属均为化名)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